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回 濟南破忠臣就義 鐵公祠佛山倒影

將領宋貴打敗,楊文竟然沒能把訊息傳遞給鐵鉉。

等朱棣攻佔南京,派兵掉回頭再攻打濟南時,鐵鉉麾下的將士已經失去信心,很快濟南城破。鐵鉉帶領殘部繼續抗爭,在淮南和燕軍死戰,力戰不屈,因寡不敵眾被朱棣活捉。

明朝江山仍在,只是換了主人。鎮守濟南的鐵鉉,雖仍是明朝臣子,但已被新帝所不容。接下來,鐵鉉和朱棣,仍有一場對決。鐵鉉被抓到南京的時候,朱棣已經登基。朱棣聽聞鐵鉉帶到,特地整理一下龍袍,去和這位讓自己吃盡苦頭的男人敘敘舊。

鐵鉉站在階下,向南背對著中庭,立而不跪,罵不絕口,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最後的抗爭。朱棣想讓鐵鉉向北一顧,終不可得。朱棣為了讓鐵鉉屈服,命人割掉鐵鉉的鼻子和耳朵,強行塞到他的口中,問他:“好吃嗎?”鐵鉉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怎能不好吃?”

鐵鉉說這句話的時候,身上雖然千瘡百孔,但赤心如鐵。

在鐵鉉看來,朱棣起兵反抗朝廷,是為不忠。朱棣推翻朱元璋的傳位計劃,是為不孝。他在臨死前,也要用“忠臣孝子”來諷刺朱棣。朱棣受不了這樣的侮辱,他下令將鐵鉉亂刀砍死,施以磔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鐵鉉就義時,年僅三十七歲。他的長子被充軍,次子被髮配為官奴。他的妻子和女兒淪為官妓,下場可想而知。

鐵鉉之死,讓人觸目驚心。然而,鐵鉉雖死,朱棣對他卻念念不忘。

史載,朱棣“對群臣言,每稱鉉忠”。朱棣雖然一怒之下殺了鐵鉉,但在內心深處,他是佩服鐵鉉的,因為他明白,鐵鉉才是大忠之臣。

鐵鉉雖然死了,但他的氣節仍在。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開始逐漸為建文舊臣正名,民間百姓開始有人自發為鐵鉉立廟紀念。到了明神宗時期,朝廷下旨為鐵鉉修建忠臣之廟,算是由“官方”正式為鐵公平反。南明弘光帝時期,鐵鉉被追贈為太保,諡號“忠襄”。

濟南不會忘記鐵鉉,“湖尚稱明問燕子龍孫不堪回首;公真是鐵惟景忠方烈差許同心。”大明湖畔鐵公祠門口的這副對聯,寫盡了一位忠義的鐵血漢子,在歷史塵煙中的無限悲壯。

鐵公祠中,王小q問道:“老鐵,你把我們叫來是幹什麼啊?吃飯我可沒時間,一會兒還有事兒呢!”

鐵鉉並沒有回答他,指著大明湖湖面淡淡說道:“你看,湖水倒影出的千佛山已經開始出現異樣了!”王小q順著鐵鉉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在水面上能夠隱隱看到遠處千佛山的倒影,卻沒看出有什麼異樣。

鐵鉉解釋道,這叫佛山倒影,“佛山倒影”是濟南老八景之一,是指千佛山的影子倒映在大明湖水面上。說到“佛山倒影”那就必須把時光倒轉,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深秋,紅葉滿山,黃花遍地,一個名叫老殘的人,悠哉悠哉進了濟南府,但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濟南府的風光和風情由此一一呈現,百多年來,成為描述濟南美景之文字經典。老殘進濟南府後,遊覽的第一個核心“片區”就是大明湖。

他從南岸鵲華橋坐船,往歷下亭,上北岸而遊鐵公祠,賞佛山倒影。這段有關佛山倒影的精美文字於是千古流傳——“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佛山倒影最佳觀看處在鐵公祠附近,在這裡南望,正對千佛山。山上的樓宇廟閣和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