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章 【可喜的變化】

九月份,枸杞又下來了。 項南的枸杞是特選黑枸杞,曬乾之後,又黑又大,比其他地區的枸杞賣相好得多,因此依舊令商人趨之若鶩。 而且枸杞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誰都知道吃它能補身,所以價格自然比水果高得多。尤其黑枸杞,雖然營養價值跟紅枸杞差不多,但是民眾對其更加得推崇,所以價格是紅枸杞的兩到三倍。 項南一百畝地,十噸的枸杞,就賣了二十五萬。又是大把大把的數鈔票,又是讓鄉親們羨慕的流口水。 惹得之前打定主意,要觀望觀望,不跟項南一起種果樹的村民,都按捺不住,改了心思,也跟著一起種了起來。 不過他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種樹時機。現在種,一個月後就入冬了,果樹的生長時間不足,冬季護理就要更加仔細。 否則的話,怕是要白種了。 項南在他們來求教的時候,把話都給他們說清楚了,也讓他們都後悔不已。 “永福兒,早知該聽你的,七月份就該種了,不至於現在有這麻煩。”楊三鬱悶的道,“都是大有叔攛掇滴,要不然,額們也不至於拖到現在。” “都怪李大有,非說要觀察觀察,還說‘出水才見兩腿泥’。”五蹲也抱怨道。 “大有叔也是老成之言。”項南笑道,“你們之前沒種過果樹,小心一點是很正常的事,理解,理解。” “還是有文化的人會說話啊。”拴悶、五蹲、楊三都欽佩的道。 …… 十月份,麗人服裝廠再次擴建。 麗人服飾的牌子,現在已經基本打響了,起碼寕夏、甘州、秦川三省的人,還是認這個牌子的。 款式新穎,價格實惠,質量也好,因此很受歡迎,這也使得產品有些供不應求,所以必須要擴建廠房,招募更多工人才行。 “水花,你跟那些國營的服裝廠商量看看,給它們發訂單也好,還是直接收購也好。”項南提醒水花道,“既增加了產能,也比建廠更方便。” 水花一聽,茅塞頓開,“我以前咋沒想過呢,永福兒,還是你聰明。” 項南笑了笑。 這種事在後世早就不叫事了。很多品牌都只是樹個牌子,沒有自己的加工廠,全都是委託別人代工。 一則能夠節省投資建廠的成本,二則還能更好的控制成本。 水花隨即一邊申請建廠,一邊跟銀川的國營服裝廠合作,生產服裝。 之所以還建廠,水花主要是想多給當地的父老鄉親提供工作機會。 寧安縣沒有什麼像樣的企業,消化不了多少勞動力。這些年輕的女子們只能種地,而種地收益又不高,一年到頭累到死,也賺不了幾百塊錢,白白荒廢了青春和體力。 因此,女孩兒也不被重視,重男輕女的現象非常普遍。女孩一上完初中,十七八歲,就開始張羅著嫁人了。 水花看到她們,就想到了自己,所以寧願花大價錢擴大廠房,招募女工,讓她們多賺點錢,多展示自己的價值。 這樣一來,她們的地位都能提高。畢竟這年頭,誰能賺錢,誰就有話語權。 ……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項南種植果園大獲豐收,大發其財。以及水花的服裝廠陸續擴建,不斷招工。 名氣不斷地傳播,移民來玉泉營,來金灘村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多。 人們透過他們倆的事蹟,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因此不惜拉家帶口,扶老攜幼,投奔過來。 截止九四年底,玉泉營已經下轄六個移民村,共一千八百餘戶人家。其中,金灘村因為有項南、水花這樣的榜樣,名氣最大,所以戶數已達四百二十戶,人口也達到了一千四百人,是名符其實的大村子了。 而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村子也都變了模樣兒。 去年的時候,村裡人多半還住在地窩子。今年村裡已經建起了數十座土坯房,大部分人已經搬離地窩子住進新房。雖然還不是磚瓦房,但是住宿條件,總歸還是好了許多。 另外,勤快肯幹的人家,家裡也都添了新擺設。像電風扇、電視機、收音機之類的,已不再如往年一般罕見。 可以說,金灘村有了非常可喜的變化。 這也讓馬得福、張樹成等人非常欣喜。 …… 九五年,一直規劃中的揚水站、村級公路終於開始動工。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