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1章 【鯤鵬】

《笑破情網》等作品。

一有經驗,二有知名度。再加上馮曉剛這兩年也跟馮鞏合作過小品像《我錯了》、《面的與皇冠》、《點子公司》等作品,彼此熟悉,因此一拍即合。

《冤家父子》十月推出之後,市場反應只能算一般。最終票房六百萬,並不是特別高。相比起來,張義謀的《紅高粱》當初上映時,內地票房都有三千萬呢。

馮曉剛一時很受打擊,沒想到自己精心創作的作品,才六百萬的票房。要知道這部電影雖然是小成本,但也花費了兩百萬人民幣呢。

其中不少資金,還是王搠、葉驚、馬未督等兄弟幾個攢得。現在六百萬票房,刨除院線的,刨除北影的分成,他們幾個等於白乾。

這讓馮曉剛很想不通。這麼好的故事,這麼好的演員,再加上他的用心,怎麼票房就不好呢。

項南倒覺得正常。

一方面,《冤家父子》雖然貼近生活,但是缺乏商業元素。實話說,誰花錢進影院,是為了看這種家長裡短的故事?

一方面,《冤家父子》宣傳也不夠。《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之所以能取得高票房,就在張義謀先在國外拿獎,打響名氣,國內媒體也紛紛追捧,無形中令這部電影獲得了曝光度。

而《冤家父子》從開拍到上映,也沒有做什麼像樣的宣傳。而且就算馮曉剛想宣傳,因為當時的媒體都屬國家,也沒有報刊、雜誌社賣他面子。

因此《冤家父子》曝光度嚴重不足,就連王搠的書迷都不知道這部電影在上映,自然很難支援。

再加上現在的電影市場不成熟。票房瞞報、漏報的現象非常嚴重,六百萬票房未必是真實數字。只可惜憑馮曉剛、王搠等人的能力,就算有所懷疑,也根本查不了。

……

“沒關係,作為新人導演,第一次拍戲,沒虧就算賺了。”項南安慰他道,“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經驗,趟路子,等你把其中的關節都琢磨透了,想賺錢自然也就不難了。”

馮曉剛眨了眨眼睛,“程爺,您真的覺得我行?”

“廢話,你要不行,我幹嘛跟你合作?”項南撇撇嘴道,“全中國想跟我合作的導演,不知道有多少呢。”

聽他這麼說,馮曉剛頓時恢復了些許自信,“謝謝您,我懂了。”

“嗯,孺子可教。”項南點點頭,隨後拿出一部劇本,“這個劇本拿去,好好的琢磨琢磨。”

馮曉剛接過一看,就見封皮上六個字——《燕京人在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