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現化於世,說法四十九年,其目的是教化一切有情離苦得樂。而造成眾生受苦的因即是眾生往昔由貪、嗔、痴無明暗覆所造的諸多惡業,而離苦得樂的最初動因,應歸結為對十二因緣的理解。有人認為,十二因緣理論只是小乘修行人學習的綱宗,我等修習大乘無須去了解。其實無論大、小乘,無論何宗何派,不瞭解因緣生法的理論,不瞭解十二因緣造成生死流轉的內涵,僅僅是燒香磕頭,仍離不開迷信的範疇,而造成生死流轉的根本原因——無明就難以除掉。十二因緣是眾生生死流轉過程的十二個環節。也稱為“十二有支”、“十二緣生”,以無明為最初的起因,無明即愚痴、糊塗、矇昧而無智慧。由此無明而生行,作諸身、口、意業;由行生識;由識生名色(五蘊);由名色生六入(又稱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由六入生觸(六根對六塵);由觸而領納,謂為受;由受而生愛;貪愛熾盛而生取(執著的追求);由取而生有;(各種生命活動,受生於三界六道);由有而緣生;由生而得老死。這個眾生生命惡性迴圈的環子,一天打不開,便一天得不到解脫;隨著無明的催使,眾生浪費著生命,不斷在六道中受苦。這個道理不可能幾句話就講清楚,而在畫面中則透過形象化的手法使我們比較容易理解。整個的圓輪包涵著四聖諦中的苦諦和集諦。我們平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解脫”二字,就是要行者先對六道輪迴產生怖畏心,繼而生起出離心(小乘);再進一步回小向大,培植慈悲心,開發菩提心,透過戒、定、慧三學,達到開顯智慧,斷除無明的目的,無明斷則行斷,行斷則識斷……依次類推,最後斷除老死,則生滅永滅,不生不滅,臻於涅槃。一般修行人皆循此道。不過,筆者還有一拙見,即對治十二因緣,無論從哪一環入手,將其斷除(如斷愛),都可依教奉行,臻於解脫。
以上這些就是關於生死流轉圖的概括,希望大家可以從這裡得到自己想知道的。
 ;。。。 ; ;
第五章 倒鬥三大門派 一
書裡並沒有對盜墓三大門派進行詳細講解,現在本章為大家系統講解一下盜墓三大門派,以及系統地歸納一下關於倒斗的黑話、工具等等。
首先是倒鬥三大門派中得翹楚,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
摸金校尉的起源更是可以追溯到西漢的時候。永城芒碭山西漢王陵墓群,位於永城芒碭山境內,從漢梁孝王劉武時候開始,梁國基本所有王連帶都安葬在這裡。梁孝王是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景弟的同胞弟弟,他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也有著自己的遺憾。梁孝王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榮登九五。
於是生前遺憾身後補,既然在現世無法“圓夢”,梁孝王就打算到另一個世界去完成未竟的心願:建造規模巨大的陵墓,以便死後過過皇帝癮。
梁孝王墓、梁孝王夫人:李王后墓等斬山作廊,穿山為藏,工程浩繁,規模宏大,形成年代早於明十三陵1300年,構築規模大於明十三陵四倍,被中外考古界稱譽“天下石室第一陵”,並且,陵內設有中國最原始的冰窖和最早的坐便廁所。墓冢鑿山而進,規模宏大,漢墓壁畫被專家譽為“敦煌前的敦煌”。
這個墓群的標誌性墓葬是梁孝王劉武的墳塋。劉武是文帝之子、景帝之弟,坐擁300裡江山,富可敵國。劉武的陵墓形狀之巍峨、陪葬之豐厚,令人歎為觀止。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漢梁孝王劉武都是一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