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薄天的一個遠房親戚尹德升在京裡任摺奏官,就是給皇上整理奏摺的官吏,他整理好,然後送給內監的太監,由太監轉遞給皇上,太祖在位時為了防止兵變,專門開闢了內監通道,對於一般的軍政大事的摺子要經過樞密史,由樞密史一一呈遞給皇上,並對於緊要的事要先行預處理,然後呈報皇上,給皇上出謀劃策。有一些密摺是不經過樞密史的,有摺奏官交給內監,再由內監轉呈皇上,但是密摺有個規矩,三品和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密奏,所以這尹薄天幾次想密奏皇上,可是自己才七品,差得遠呢,這一日,他實在對李林泊忍無可忍,於是寫了封信給遠方親戚尹德升,這尹德升和尹薄天的關係還比較密切,二人一直有書信往來,期間尹薄天也斷不了給尹德升發牢騷,把李林泊的事都說過,尹德升也是勸,說人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如今尹薄天再次寫信給他,把李林泊乾的壞事都說了一遍,尹薄天文采極佳,他這次是故意把事情寫得很詳細,讓人看過如同發生在眼前,到最後把話挑明瞭,希望尹德升能幫自己一把,把摺子能遞上去,這尹德升可就犯了難了,要是遞上去不復合禮法,這皇上萬一震怒追查下來,自己吃不了得兜著走,可是這信件中的事情著實可氣,在我大宋朝內居然有吃人的事情發生,這還了得,於是尹德升隨信寄了封空白的奏摺給尹薄天,說讓尹薄天寫完之後即寄給他,他再相時而動。尹薄天慷慨陳詞把李林泊寫得一無是處,並且李林泊的壞事罄竹難書,尹薄天寫得是杜絕啼血,泣血枕戈。等收到信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尹德昇天天向這些大臣打聽皇上的心情。有天下朝,尹德升見到歐陽修紅光滿面,於是上前說道:
“喲,歐陽公,今天這麼高興啊。”
“呵呵呵……尹大人,皇上自親政以來十分勤勉,老夫怎能不開心哈哈……”
“尹大人,皇上心情怎麼樣?”
“好啊,自從曹太后退居後宮以來,皇上身體也好了哈哈……”
尹德升做到心中有數,在當天找到了內監王公公,他遞了秘折給王公公,其中就有尹薄天的奏摺,這遞上之後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他也不知道命運會如何。
當日,御花園——
“皇后啊,朕自登得大寶以來身體經常不爽,曹太后也甚是辛勞,如今朕得康愈,曹太后也退居後宮,朕終於可以乾綱獨斷啦呵呵……”
“臣妾恭喜皇上,皇上,這璞議之爭臣妾丟擲得怎麼樣?”
“皇后,這璞議之爭有何必要麼,官家一言定之為何不好?”
“皇上此言差矣,皇上心中早有答案,但是這個過場還是要走的。”
“何過場?”
“所謂馭臣之道呵呵……”
說著高皇后往魚池中扔了一塊饅頭,魚兒都爭相搶食。高滔滔接著說道:
“這臣子就如同池中之物,你必須有食給他們,他們才會爭搶,這食可以是一點好處,也可以是一個問題,要讓他們爭搶,他們爭搶皇上才安全,但是皇上想讓誰吃到食那誰就能吃到。”
皇后看了一眼皇上,笑道:
“滔滔,你果然高屋建瓴。”
“宗實,如今你富有天下,你不怪我不許你娶妃?”
皇上雙手握著皇后的手說道:
“正儀,想當年我被仁皇帝收在內功做養子,隨著仁皇帝的皇子生生死死,我的命運也幾番跌宕起伏,一直活在驚嚇之中,正是這段時間你陪伴了我,我感到很感激。”
“皇上不說‘朕’了?”
“滔滔,你我之間只有宗實沒有趙曙,在那段時光裡是你陪伴了我,關心我,我那時便暗下決心此生非你不娶,如今夙願以償如何還有其他奢望,我只盼著與你白頭。”
皇后聽到此處頭靠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