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出三不去是古人休妻的原則,所謂七出是有七種情況能休掉妻子,三不去的意思就是三種情形不能休妻,不然女人去縣衙告你,一告一個準兒。
七出指的是第一、“不順父母”:就是妻子不孝順丈夫的父母。也就是“逆德”,在傳統中國,女性出嫁之後,丈夫父母的重要性更勝過自身父母,因此違背孝順的道德被認為是很嚴重的事。第二、“無子”:就是妻子生不出兒子來,理由是“絕嗣”,在傳統中國,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無法生出兒子來便使得這段婚姻失去意義。隨傳統中國“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漸成熟,真正是以無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為減少,彭金家裡就妻子一人,所以彭銀說他無有所出。第三、“淫”:敗壞道德、破壞倫常。妻子與丈夫之外的男性發生關係。理由是“亂族”,也就是因為“淫”會造成妻所生之子女來路或輩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緣的混亂。第四、“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亂家”,亦即認為妻子的兇悍忌妒會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為妻綱”這樣的理想夫妻關係的混亂,更認為妻子對丈夫納妾的忌嫉有害於家族的延續。第五、“有惡疾”:指妻子患了嚴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zi盛”,是指不能一起參與祭祀,在傳統中國,參與祖先祭祀是每個家族成員重要的職責,因此妻有惡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雖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為主要的理由。第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話或說別人閒話。理由是“離親”,在過去,女性尤其是輩分低的女性,被認為不應當多表示意見,而妻子作為一個從原本家族外進來的成員,多話就被認為有離間家族和睦的可能。第七、“竊盜”:就是偷東西。總之,凡是因為妻子的行為或身體狀況,不能符合於這個考量,夫家就可以提出離婚。相較而言,妻子要主動提出離婚的義絕,條件就嚴苛得多了。在古代休妻大家經常聽說,這義絕很少聽說,這義絕是雙方面的,妻子可以提,丈夫也可以提。義絕是中國封建法律規定的一種強制離婚條件。按唐律規定,所謂義絕,指夫妻任何一方,對另一方一定範圍內的親屬有毆、殺等事者,必須強制離異,違者判處徒刑。比如丈夫打了老丈人,這時候妻子就可以提出義絕,法律也支援,但是封建社會男女是不平等的,義絕之事幾乎無人提起,所以為現在人所不知,所謂民不告官不究,女人本是弱勢群體,你告了丈夫,即便判你有理再嫁也不太可能,中國一直有句話壓著女人上千年——就是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所以義絕之事在古代幾乎沒有,或者很少被聽到。再說三不去,三不去包括:一、“有所娶無所歸”,指妻子無孃家可歸,孃家沒人了,過去的女子是不掙錢的,在過去有句話說女人為什麼結婚,男人結婚是為了延續香火,那女人呢,有句話這麼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人結婚是為了活下去,因為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孃家要是沒人了你是不能休妻的,否則這與殺人無異。二、“與更三年喪”:指妻子曾替自家父母守孝三年的;三、“前貧賤後富貴”:指丈夫娶妻時貧賤,但後來富貴的。古時就有這個說法,現在人中有不少在微弱之時妻子幫著丈夫,最後飛黃騰達的,丈夫有錢了看自己的髮妻成了黃臉婆了,就一腳蹬開,再找個年輕漂亮的當老婆。這樣的事現在很常見,現在社會對這方面反倒不如古時候了。現在經常見大叔旁邊挽著個小姑娘,你想能幸福麼,這小姑娘圖你什麼啊,年齡差二十歲,再怎麼說也有代溝啊,三觀肯定不一樣,都不是同齡人眼界、眼光能一樣麼,誰不:()真武風雲錄之北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