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衛營大帳內
李肅的目光堅定,手中捧著董卓賜予的珍貴禮物——赤兔馬的韁繩和西川紅錦百花袍。
他向呂布展示了赤兔馬的神駿身姿,那馬毛色光亮,通體鮮紅,肌腱如鋼鐵般堅硬,四蹄踏地有力,猶如天馬下凡。
而百花袍則在燭光下熠熠生輝,華美得令人窒息。
李肅言辭懇切,聲音中帶著誘惑的魔力:“呂將軍,董公對您賞識有加,若您能歸順,榮華富貴,權勢地位,皆是您的囊中之物。”
呂布端坐在帳中,他的面容在燭光下顯得剛毅而深邃。
面對李肅的誘惑,他的眼神中沒有一絲動搖,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他心中暗想:“若我投降董卓,豈不是又走上了歷史上呂布的不歸路?名聲還要不要了!”
呂布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如同深山中的古鐘,迴盪在營帳之中:“李肅,你不必多言。回去告訴董卓,呂布乃大漢子民,我寧願在沙場上馬革裹屍,也絕不與國賊同流合汙!”
李肅見呂布態度堅決,如鋼鐵般不可動搖,知道勸降無望,只得悻悻離去。
呂布獨自留在帳中,他的目光透過帳幕,望著遠方的星空。
他的心中暗自發誓:“董卓,你雖有權有勢,但呂布絕不低頭。我將用我的方天畫戟,扞衛我的尊嚴,終結你的暴政。”
回到洛陽,李肅步入董卓的府邸,面色凝重地彙報著勸降呂布的失敗。
董卓坐在廳堂的主位上,聽著李肅的敘述,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驚訝與懊惱。
"主公,呂布對您的厚禮並不為所動,他堅定地拒絕了歸順。"
李肅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董卓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地說道:"我聽說呂布曾為了仕途,不惜違背孝道,不替父守孝,今日為何卻如此忠義?"
廳堂內一時陷入了沉默,只有燭火偶爾爆出的輕微響聲。
這時,李儒步履從容地走進廳堂,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岳父,呂布既然自詡忠義,小婿倒有一計,定可收復這呂布。"
李儒的聲音平和,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董卓抬頭,目光銳利地望向李儒:"賢婿有何高見?"
李儒微微一笑,上前一步,低聲獻計:"主公,我們何不利用陛下的名義,寫一封詔書,敕封呂布為虎賁中郎將,將其納入您的麾下。這樣一來,呂布若接受,便成了您的部下;若拒絕,他便是違抗皇命,失去了大義的名分。同時,這也能在呂布與丁原之間,播下猜疑的種子,實施離間之計,則幷州軍必敗無疑。"
董卓聽後,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他猛地一拍座椅的扶手,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此計甚妙,賢婿,你不愧是我的智囊!"
董卓立即下令,行動迅速,讓皇帝下發了詔書,敕封呂布為虎賁中郎將,並在朝堂上公開宣佈呂布歸屬於董卓的司空府。
詔書一下,整個洛陽城都為之震動。
呂布的名字,再次成為了朝堂上下議論的焦點。而董卓,坐在府邸中,目光深邃,似乎已經看到了呂布歸順的那一天,心中暗自得意。
"呂布,你雖勇猛,但在這亂世之中,終究難逃我董仲穎的手掌心。"
洛陽城外 右衛營大帳內
年輕的宦官帶著詔書,神態恭敬而冷漠,遞上那份沉甸甸的詔書。
“呂將軍,這是皇上的詔書,請過目。”
呂布接過詔書,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
宦官退下後,帳內只剩下他一個人,面對著這份可能改變他命運的詔書。
他緩緩展開竹卷,皇帝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