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動心的永遠都是追求時髦的年輕人,問了價錢,是自己工資口袋裡的錢能負擔的起的,那就立馬下手買了。楊文蘭的第一單生意成了,真金白銀的拿到手,她不由地來勁了,嘴上剛才磨具葫蘆難開口的話,也不再難。文娟特別給她尋得師傅電話裡教給她的話,也就一套套的自然說了出來,有一單開始,就有第二單!
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有那身上沒帶那麼多錢的,也急忙急促的跑回去週轉或者拿錢,等到下班高峰期,楊文蘭簡直忙得顧頭不顧尾。
不過,她始終緊急妹妹和師傅的指點,笑臉迎人,眼睛看進貨,手上數好錢,一個一個來,動作要快,手上不能慌,一個一個應付,忙得有了些頭緒,真正想要的也願意等待,這生意也就一個個成了,成單越多,錢放在自己口袋裡,楊文蘭就越興奮,越沉著
直到她因為第一次,沒幹帶太多的東西,手頭的袋子,帶出來的東西居然被人一搶而空了,後面還有等著買和詢問的,她不由招攬著讓他們明天再來,她會帶更多東西過來,還有他們打聽的東西,讓他們知道她的東西齊全著呢其他人有盼頭,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只能明天提早過來,和楊文蘭約好了時間,才都散去。
賺錢了,賺到前了,楊文蘭捂著自己興奮的噗通噗通跳的劇烈的心,一頓沒吃飯也不覺得餓,也不開啟腰上的口袋數錢,而是看了一圈左右沒人注意,抓緊時間一路小跑進了汽車站,然後直接坐上車,一路偷偷捂著口袋,直到看見上完下午的課,騎著小妹的腳踏車,來接她的張大海心才安穩下來心。
“大海,賺錢了,東西都賣完了,好賣的很,縣裡的人搶著要!”她興奮的壓低聲音和丈夫說道,從貼身的口袋裡抽出來兩張十塊錢,她激動地道:“大海,拐個彎,去供銷社,給孩子買糖買肉吃!”
回了家,楊文蘭才敢和丈夫一張一張把錢數了數,就那麼一會兒時間,她手頭居然有五六把塊錢,讓丈夫幫她算了下,刨除掉成本,還能三百多塊錢,就今天一天,她居然賣了一年都掙不到的錢,夫妻倆震驚不已,也瞬間顛覆了概念。
一次的成功,讓楊文蘭夫妻吃到了甜頭,第二天第三天更多的收入,讓夫妻倆更加有動力,兩人把家庭分配更加分明,楊文蘭負責往縣城跑著售賣,一路都要在熱鬧的人場,不走偏路增加危險,張大海負責上課在家裡照顧孩子,看顧孩子的學業,接貨點貨盤賬,接送楊文蘭上下車,夫妻倆合作,家裡的生活也就開始大變個樣子。
待到幹足了一個多月,過了那股子新鮮勁,收益取向平穩地攤也開始有人注意上,楊文蘭手頭積累了些資金,不由得狠狠心,和丈夫商議,又聽取了文娟的意見之後,專門在百貨大樓附近找了個鋪面租了下來,按照文娟的囑咐,一下子簽了三年的合同,正正經經的開店做生意。
熱熱鬧鬧的放了一掛喜慶的炮竹,又搞了搞開店喜慶的折扣活動,楊文蘭這店鋪也就盤活了。
第三百零五章 新鮮
有了這正經的鋪子,楊文蘭不用著急趕著車回去,也不用擔心有誰來破壞攤位,只要盯緊了別被人摸走之前的東西,人來客往的,雖說是付了大貴的房租,但是收益反而比之前更高了。
因為她這裡,時時都有最新鮮的東西,在新蘇縣也慢慢有了名氣,積累了一批老主顧,還有了散攤的人,或者附近富裕些的鎮上的人,來她這裡拿貨。楊文蘭一個人忙不過來,手頭的錢足了,她也想孩子,家裡也沒有太多值得掛牽的,索性,她就和丈夫商量,找找關係,狠狠心,把四個孩子都轉到了縣裡上學,讓丈夫過來幫她。
她賣東西還行,出力氣也行,但是盤帳算帳這個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就十足的不夠看。張大海十足的見證了一家人的改變,和現在的機遇,窮則變通,不能讓媳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