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飛船尾部,但是如果被炮彈擊中的話,貫穿是肯定了,至於會不會導致有更大的破壞,誰都不敢打包票。
炮口的亮光一閃而過,這是彈丸在電磁場中加速到極致離開炮口時的亮光,然後它以人類肉眼看不到的速度飛向目標。
只見彈丸如同穿過虛影一半,從護盾測試飛船身上透過,其他現象跟第首次測試一樣,飛船上的能量資料也說明這次攻擊沒有半點影響。
“看、看到了沒有?大家!”
“彈丸居然是穿過去了!”
“怪不得一點影響都沒有,原來彈丸和飛船的空間並沒有重疊!”
這次跟隨過來測試的專家大多都是喵星實驗室的人員,他們對曲率引擎研究了好久,即便沒有真正弄懂其中的工作原理,但也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
既然護盾發生器就是透過曲率引擎來進行工作,那麼就能夠藉助現有的研究推論來解釋眼前的現象,關鍵是光頭大佬也給出了不少提示。
“肯定是曲率引擎將飛船所在的空間摺疊起來了,雖然在我們看來彈丸撞擊飛船時,它們的位置已經重疊,但實際上兩者是在不同的空間,所以才會出現剛才那神奇的一幕!”
“不僅飛船本身的空間被摺疊了,其實是能量護罩所在的空間被摺疊,而且這個摺疊會讓飛船幾乎不受一切物理攻擊的影響!”
“目前看來,確實只能如此解釋!”
大家覺得只測試一兩次不行,必須要多測試幾次才能得出準確的資料,於是讓其他飛船也加入到測試當中,這次攻擊的飛船部位就不做限制了。
只見包裹在淡黃色半透明能量護罩的測試飛船,在五艘軍艦的圍攻下,護罩表層上不斷的閃耀出亮光,這是彈丸跟能量護罩重疊後發生的現象。
根據護盾測試飛船上的儀器資料來看,威力超強的電磁炮對能量護盾影響最小,連續發射了上百枚彈丸都無法將飛船能量減少百分之一。
“能量肯定會有損耗,不過相對於維持能量護罩的耗能相比,電磁炮的攻擊就連撓癢癢都算不上了!”專家們總結分析道。
怪不得飛船能夠在曲率跳躍過程中不怕跟太空行星相撞,原來它們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空間,於是飛船曲率跳躍時,不怕太空灰塵、隕石和小行星等物理意義上的障礙物。
“物理攻擊幾乎免疫!”專家在筆記上寫到。
不過這只是測試階段的其中一個步驟,還有不少攻擊方式需要進行測試,比如說鐳射能量炮,從各方面的資料判斷來看,能量護盾肯定會受鐳射炮的影響。
,!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當護盾測試飛船受到鐳射炮的攻擊時,只見鐳射炮被能量護罩給擋住,並且在淡黃色護罩上閃耀出藍色的光芒。
這次鐳射炮沒有像電磁炮那樣透體而過,它完全被護盾給擋住了,使得飛船本身一點影響都沒有。
與此同時,護盾測試飛船上的能量不斷下跌,在所有飛船都加入到攻擊測試中時,能量護盾下跌的速度更快了。
“嗯,能夠承受非常高強度的鐳射炮攻擊!”
“是的,按照護盾測試非常的能量下降的速度來看,就算再把鐳射炮攻擊威力提升一百倍都需要很久才能讓能源系統過載……”
在如此長的時間裡,飛船早就能夠透過曲率跳躍的方式逃出包圍圈,就算不逃跑也能夠做出有效反擊,很大機率上能夠反殺圍攻自己的太空飛船。
“有了能量護盾,飛船就很難被擊毀了!”專家們十分高興地說道。
只是如此一來,人類太空軍艦就不是矛比盾要強了,而是要徹底反過來了,盾比矛要遠遠的強大,使得一艘擁有能量護盾的飛船能夠屠殺一支普通太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