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門口那裡拿了一張摺疊的圓桌子過來了,然後又拎過來一摞圓凳子。
“好,你們就在這裡先坐著等著,如果渴了,那裡有水,讓凡凡去拿。”
李楠跟孫玉瑩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這裡都得自己動手嘛?不會一會兒還要自己去端菜吧?就跟自助餐似的?
“這裡的香氣聞著挺不錯的,應該味道也不錯吧?”李楠嗅嗅鼻子說道。
“放心吧,一般都是這個味,等你們嘗過了就知道了!我去把錢了交了。”
張一帆直接走到禮部尚書大人的桌子前,從兜裡掏出500塊錢放上面了,“張一帆!”然後自報家門,本來想拿二百的,不過後面跟著三個人,就不佔便宜了。
禮部尚書就是在禮單上寫下了張一帆,五百元整。
此時張鎮南跟幾個人在另外一張桌子上抽著煙說著話,張一帆想了想還是過去了。
“凡凡過來了,來,坐,坐這裡!”張鎮南招呼張一帆,自從那天晚上張一帆出手之後,張鎮南對他的看法就好了不少。
年輕,衝動,仗義,顧面,懂事,不怕事!
這就是張一帆高考結束之後這段時間做的事情給張鎮南留下的印象,以前那個書呆子形象不見了。
敢打張鎮中,侯老二,還知道提前給自己送禮,這就不是一根筋了,而是思考過後的的行為了,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都想清楚了。
,!
就衝張一帆能給他送禮,他就高看了張一帆一眼。因為在從普通人認知裡:
普通人:孩子,去找你二叔讓他跟村支書好好說說,讓他找找所裡的人,把戶口問題趕緊弄好,再不弄就耽誤事了。
商人:孩子,拿上兩條好煙,晚上讓你二叔拎著你去所長家裡一趟,戶口那事該上上心了,你得鍛鍊一下了。
官員:孩子,沒事多去盧局長家找你的小夥伴玩,天天窩在家裡幹嘛?戶口這種事用的著我出面嘛?一句話你就弄了。
雲端:孩子,該鍛鍊鍛鍊了,給你個公司,先學學怎麼和友商,政府打交道,賺錢是小事,先把能力提升一下。
這就是原始家庭教育的差別,求人辦事,花錢辦事,權力運作,也是認知的偏差,思路決定一切。
所以張一帆一個準孤兒,沒有人教他這些東西,就靠他自己了。
“大伯好!”張一帆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了。
“你自己一個人來的?你奶奶呢?”
“奶奶馬上就過來了。”
“通知書下來沒?小寧的都下來了。”
“還沒下來!寧哥考的比我好,錄取批次是不一樣的。”
“哦!那你多關注點,這麼小的年紀不讀書,你要去打工嘛?好好讀書吧!”張鎮南說道,放在以前他是不會和張一帆說這些話的。
“好的,大伯,我知道了,以後一定好好學學!就是有一件我想問大伯。”
“啥事?”
:()做白日夢就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