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苜恰好的時間回到浮雲觀。
這些時日,全都倜啟一人照顧一整個宗門。
他將二十年偷懶欠的活,在這些時日全都還了回來,在見到蘇苜神清氣爽的回來時那哀怨的眼神幾乎要將蘇苜看穿。
蘇苜笑著,將從泰鴻那拿的酒塞到了倜啟的懷裡說了一句:“跟上。”
被塞了一壺酒的倜啟先是愣了愣。
隨後跟著蘇苜走入浮雲觀,剛踏入後院,一道道的氣息自院子中爆發,掀起一陣陣的風。
回來的剛剛好。
而屋內,一個個的睜開眼,他們感覺全身上下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彷彿充滿了力量,阮承籍勾動手指,那屋子內被吹翻的桌椅都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而蘇苜與倜啟也在此時推門而入。
十四個人都恭敬的行禮:“見過師傅,師祖。”
蘇苜看著眾人露出滿意的神色,這與他所想的並無差別,這十四人皆入門,而他的名號前又多了一個浮雲觀祖師的稱號。
或許現在不能與之前所獲得的稱號披靡,但假以時日一定能夠發揚光大。
到時蘇苜一聲吼,十四兄貴從天而降。
那場面………
不過現在這些人都還不夠格,百年內都不一定能夠幫的上蘇苜,並不是誰都如少商與沈丘那般。
但隨意為之,隨手而已,並不需要他操心。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蘇苜這體系,前三個境界只需水磨功夫,是地基,看天資高低論快慢。
而成就環周便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便可以出山歷練尋找自己的道路。
當然了,蘇苜的環周,與普通的環周是不同的,除非這十四人如同他一樣在成就環周之前便找到自己的道,否則這前三個境界只是基礎罷了,如果真的找到了,其實環周也沒有多少必要修煉了,按照自己是道走下去便是。
而之後如何尋“道” 便全看各位的造化了。
說起來,這個修仙界與前世看到,給一部功法按部就班,就能練到最高是完全不同的。
入道,與入道前,完全是兩個世界。
所以環周境界前他們無需出山,出山後便了自保的能力,哪怕遇到生死危機也無事,儘管去拼去殺,他們身後站著蘇苜,哪怕死了他都能將人從陰司裡撈起來,這便是絕對的自信,對於蘇苜來說也是隨手的事。
………
之後的日子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
眾弟子並沒有那種入仙門的實感在浮雲觀,他們依然幹著之前的活計,迎客的迎客,打掃的打掃,表演的表演,算賬的算賬。
蘇苜依然當他的太上老祖,他不知道浮雲觀的眾人正琢磨著是否要給蘇苜塑一座石像,亦或者將他的畫像掛上去來拜。
倜啟正在與他十四的弟子商談這浮雲觀的革新。
一開始他們還毫無自覺,該怎麼樣怎麼樣,好似同往常並無兩樣。
但直到有一日,他們拜著神像,將那尊神像拜裂了,才後知後覺自己身份的轉變,恍然驚覺,這神像好像不能拜了。
當初如何恭恭敬敬的將神像請進來,便恭恭敬敬的請走這是其一。
其二,那他們要拜誰呢。
於是順理成章的想起了蘇苜。
還有其三,那便是總不能讓香客也跟著他們拜蘇苜吧,且不說香客買不買賬,想拜也不合規矩。
於是便有了這一次商討。
其實浮雲山香客的香火錢只佔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錢富接濟的,而且,這翻雲山太高了。
倜啟臉一黑,看著弟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想要將他隱居的地方推倒重建一座分觀,輪流照看,同浮雲觀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