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媒體用“無為而治”的典故來形容董建海對施無垠這套戰術的沿用,稱讚董建海什麼都不做,其實就已經是最好的做法了。
而且在比賽中也證明了這一點——第二場打墨西哥的比賽,董建海也確實想要嘗試新東西,他把首發陣型從433換成442,但很顯然效果不好。而一旦換回原來施無垠的陣容,國家隊的表現就趨於正常,最終胡萊的那個進球就是最好的證明。
顯然董建海也看出來了,還是433適合這支國家隊,沒事兒不要瞎折騰。
※※ ※
“我不能認同你們媒體上的那些說法,於。”當豪爾赫·迪隆聽了於金濤為他翻譯的媒體對董建海的評價之後,搖頭說道。“董想要做出改變的嘗試是對的,但可惜他太膽小了,稍微遇到了一點挫折就又縮了回去,於是兩場友誼賽打下來,一切維持原樣,根本沒有任何改變……利用友誼賽來嘗試新思路是很好的機會,可惜……”
他搖著頭,頗為遺憾的樣子。
於金濤當然知道迪隆會這麼說,因為他了解迪隆對中國隊的態度——當初中國足協來找迪隆談執教的事兒,他可是作為迪隆的翻譯全程參與了的。
外界關於迪隆和足協為什麼沒談攏有諸多猜測,於金濤都看過,有些猜測說的還靠點譜,有些猜測就純粹是胡說八道了。他最瞭解這裡面的內部,但他從不對外說。這是一個翻譯的職業道德。
“現在看來無論是足協還是董,都很重視明年的亞洲盃……一定要在亞洲盃上取得成績……但要我說,就算明年一月份的亞洲盃上拿到冠軍又能怎麼樣?是亞洲盃重要還是世界盃重要?”迪隆似乎談興很濃,還在繼續說。“在亞洲盃上表現出色,就能夠在十二強賽上也表現出色嗎?難道他們還不明白,亞洲最頂級的足球賽事不是亞洲盃,而是十二強賽嗎?”
“豪爾赫,你要考慮到我們中國球迷對國家隊榮譽的渴望程度,要了解現在球迷們對國家隊成績的重視……”於金濤還是決定為中國足球說句話。
“我瞭解,但我認為這種執念是愚蠢的。”迪隆話說得很重。“我堅持我當初的看法,相隔時間如此近的亞洲盃,就應該被當做是球隊鍛鍊的機會,而不是孤注一擲爭取好成績。你們足協當初找我時,我就把話說的很清楚了。如果要我執教中國隊,那就不能對亞洲盃有任何成績上的要求,也必須答應我,不徵召留洋球員……結果他們不同意。”
迪隆聳肩攤手。
“他們確實很難同意,豪爾赫。要知道就算是日本和韓國,也會在亞洲盃的時候召回留洋球員。亞洲盃從競技水平上不是亞洲最頂級的足球賽事,可是意義重大,沒有誰會這麼明目張膽放棄亞洲盃,對外宣稱把亞洲盃當作大號熱身賽……”於金濤說道。“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不是單純的足球問題……”
“但你們的情況和日本、韓國並不一樣。明年一月份的時候,搞不好張、星、夏、王他們還都沒完全融入各自球隊呢,就要被抽調回來參加亞洲盃……如果我是他們所在俱樂部的主教練,既然他們肯定會缺席兩個月的訓練和比賽,那我為什麼要給這些中國球員機會?好不容易把他們培養出來之後,再等到一月份的時候給我背刺嗎?”迪隆搖著頭哼道。
於金濤被他說的啞口無言。
他們就這個問題私底下也討論過,於金濤確實無法反駁迪隆的這個理由。
歐洲俱樂部主教練可沒有什麼“為中國足球奉獻一切,不計回報,大局為重”的覺悟,他們只考慮自己球隊的利益。老實說,讓自己的得力球員突然在十二月份就離隊參加國家隊比賽,然後一直打到二月份……確實沒幾個俱樂部主教練會心甘情願放人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亞洲盃。在我看來,這次的國家隊比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