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中國校園足球報告一:胡立新和他的南城小學

胡來愣了一下:“可以……拒絕,還是可以採訪?”

“可以採訪。”胡立新明確答道。

“啊?”

這次胡來和謝蘭同時驚訝地看向胡立新,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胡來向自己的爸爸確認:“那我回人家了啊,這回了可就不能再改了。”

“你回吧。”胡立新回答的斬釘截鐵。

謝蘭依然很奇怪:“老胡你怎麼想的?你不是不願意接受採訪的嗎?”

胡立新搖頭說道:“因為我發現有些事情,不光得會做,還得會說。”

見爸爸態度堅決,胡來也很乾脆地在微信上回孫永剛一句:“好,我爸說可以接受採訪。”

※※※

三個攝影師帶著機器在工作,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分工,一個人負責拍訓練場的全景,一個人負責拍中近景,剩下那個人比較靈活,隨時機動。

一個標準400米跑道的體育場上被分割成面積一致的四個區域,同時進行著四支球隊的訓練。

在第四個攝影師的鏡頭中,胡立新正在對林學義介紹道:“……現在在訓練的是我們三四年級的四支球隊。我們每個年級都分ab隊……”

林學義就問道:“a隊是實力更強的一線隊,b隊是預備隊嗎?”

胡立新搖頭:“不,只是因為人太多了,湊一起訓練會影響效果,所以才分成ab兩隊的。兩支球隊用同樣的訓練方式和理念來訓練,不會刻意因為球員實力來分隊。”

林學義有些驚訝。

他知道分ab隊在校園足球中很常見,理由之一肯定是因為人多。

隨著足球在中國的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去踢球,所以在學校裡報名參加足球隊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人多了分成兩支隊甚至多支隊都很正常。

但是在分的時候,幾乎所有他所知道的學校,都是按照實力來劃分的。實力最強的組成一支球隊,被挑剩下的再組成一支球隊,或者組成兩支球隊。

這在高中特別常見,因為高中有全國性的比賽,備受矚目,大家都要追求成績,倒也無可厚非。

很多小學也這麼分,只是命名方式不同。一線隊、二線隊、三線隊,或者精英隊、預備隊……等等。

因為小學一樣有比賽,各區、各市、各省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只不過是沒有全國性質的比賽而已。

既然要參加比賽,那自然就會根據球隊的實力進行劃分,讓實力強的球隊代表自己的學校去比賽,贏得勝利捧回獎盃,光耀門楣。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林學義一直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

直到他來到胡立新所任教的東川市南城小學採訪,才發現胡來的爸爸,竟然不給自己的球隊按照傳統方式分隊!

他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你們不打比賽嗎?”

“要打啊。後天我們就有一場比賽,你們到時候也可以去看。”

“那為什麼……”林學義沒想明白。

胡立新就問他:“林老師你剛才也看了半天我們的訓練,你有什麼感受沒?”

林學義想了想說道:“我發現胡指導你們訓練好像沒有高球……足球一直都在地面上滾來滾去的。”

這個問題其實林學義最開始是沒在意的,但是這訓練課都快結束了,足球卻始終沒起來過,就讓他有些在意了。甚至像強迫症一樣,會越來越在意。

但這算是什麼感受呢?

這是挑刺吧?

沒想到胡立新聽了林學義這話之後,卻很滿意地點了點頭:“林老師觀察的很仔細,其實這是我們故意要求的。”

“故意的?”林學義瞪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