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我們要對凡是在守城戰中戰死的青壯的家人進行一定的撫卹和補償,戰死的青壯的家人得到二十貫的撫卹和二十貫錢補償,重傷者獲得二十貫錢的補償,輕傷者獲得十貫錢的補償,另外本將軍此前承諾過的,但凡自願上交糧食統一分配食用的百姓、以及凡是家中有青壯參加守城戰的,每戶均可以享受一年的免賦稅。家中有戰死青壯的,每戶免除三年的賦稅!從明日開始,大斗軍會在南城門門口這裡發放撫卹和補償,由我軍將士親自發放到百姓手中,所有參加守城戰的青壯的家屬或本人皆可以來領取!這是其一。
其二,在本次守城戰中,城中許多商賈富戶自願拿出了家中的糧食、牲畜,捐獻了家中的貨物物資以作守城之用。並且協助官府管理城中難民,對於這些深明大義的商賈富戶士紳們。本將軍代表大斗軍和官府向爾等表示感謝,你們的功勞將會被紀錄在縣誌當中!本將軍承諾,以後只要是在大斗軍管轄區域,只要你們的生意合法、不走私、不通敵、不販運違禁物資,都將會受到大斗軍的照顧!
其三,在吐蕃軍攻城的這段時間。縣令杜善明和縣衙當中一干官吏、衙役和捕快們為維持城內治安、保證城內秩序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將軍會在向節度使王大人的奏報當中提及爾等的功勞!
第四,守住城池、擊敗吐蕃軍,大斗軍全體新老將士都功不可沒,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用你們的生命和鮮血守住了城池,保護了百姓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你們無愧於一個軍人的使命和職責!戰死的將士們會得到撫卹,殺敵有功者會得到晉升和賞賜,因為,這是你們應得的!”
“將軍英明,將軍英明·····”將士們和官吏們,以及很多附近趕來的百姓們大一遍又一遍的高呼著,大多數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回到縣衙之後,各門守將、副手都紛紛趕來,除了還在城外全縣各處抓俘虜的哥舒翰和帶兵看守吐蕃俘虜的馬璘之外,王難得、張守瑜、高秀巖、董延光等這些大斗軍都在場,除了這些人,還有縣令杜善明以及縣衙其他幾個官吏。
趙子良走到上首坐下後,所有將校官吏們站在大堂中間向他行禮:“參見將軍!”
“呵呵,都免禮吧,諸位請坐!”趙子良笑呵呵地抬了抬手。
“多謝將軍!”將校官吏們紛紛就坐。
趙子良看向杜善明說道:“杜縣令,這大戰過去了,全縣百廢待興啊,從城外逃難而來的百姓的迴歸家園的事情和城內百姓被破壞的房屋的修繕,以及戰死青壯的安葬事宜都需要縣衙方面來處理,這些事情本不應該本將軍過問,但是這些事情畢竟都是因為戰事而引起的,所以本將軍不能不重視,希望杜縣令好生妥善安排,要讓百姓們滿意才行,本將軍會從繳獲之中拿出一萬貫出來算作本將軍和大斗軍的心意,希望杜縣令用在百姓們身上!”
杜縣令暗自嘆息,雖然有李林甫的書信指示,但是經過這段時間以來與趙子良的相處,杜善明對趙子良只有佩服,他起身拱手作揖到地,說道:“下官以前一直與將軍作對,處處為難將軍,而今將軍攜大勝之威,本可拿下官問罪,將軍卻毫不計較,下官慚愧之至,將軍胸懷寬廣、人格高尚,下官雖然不是好人,卻也被將軍折服,請將軍放心,下官必定安置妥當!”
趙子良點了點頭,“那就多謝杜縣令了!”
杜善明連忙謙虛:“將軍說哪裡話,這是下官應當做的!”
趙子良又對鄭三說道:“散會之後,你馬上帶人去城外清點繳獲的兵器、甲冑、弓弩箭矢、馬匹、駱駝、糧食、草料等物資!還有本將軍在城門口承諾的,要發放撫卹、補償的錢財都要準備好,明日早上開始就發放,來一個發放一個,做好登記,不要被人重複領取,這兩件事情你要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