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雜交水稻還沒有完全推廣開來,還需要等一些時候,這個時候雜交水稻已經研究出來了。對於這個產量超高的水稻品種,宋慕雯是十分期待的。
尚老闆去沿海辦廠,廣州人很多,因為一開放它這樣的沿海城市就很受益,商業發展水平已經不錯了,這裡機遇大,挑戰也大。尚老闆想來想去,決定在深圳和廣州同時進行。
在廣州,尚老闆是隨大流地開了一個服裝廠,因為這個廠子技術要求低,機械要求也低,這個年代的女人基本上都會踩縫紉機,會踩縫紉機就能夠去服裝廠上班。
至於裝置,尚老闆收購了幾個倒閉的服裝小廠,將裡面的裝置都拿出來,請了宋慕輝帶著幾個同學幫忙修理,宋慕輝學的是機械專業,對縫紉機這樣原理簡單的機械早就摸得清清楚楚了,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這些縫紉機修補了,拆分和裝載之後,就成了一批新的能順利運轉的縫紉機了。
尚老闆付了錢,這比市場上的專業師傅要便宜多了,而學生掙了錢,也很高興,這是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啊。
宋慕輝則是默默想著宋慕雯給他的那些書,那些書上寫的機械要更加精密,勞動效率更高呢,修縫紉機算什麼,要能夠造出那種機器就好了。
要是宋慕雯知道宋慕輝心中所想,一定會讚揚宋慕輝的遠大志向的。
在深圳,尚老闆只是買了一個地皮,然後開始建工廠,這個時候深圳還是起步階段,人力不多,價格也不高,建材價格也不高,地皮價格更是跳樓價大甩賣,對比幾十年以後的深圳地價,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聽說尚老闆辦了服裝廠,宋慕雯第一個反應就是給尚老闆設計衣裳,可是她知道衣服長什麼樣卻畫不出來,而且那些設計的原理完全不懂,於是宋慕雯就在藝術學院找人幫忙。
藝術學院也是挺冷門的,因為在十年浩劫的時候,最受摧殘的就是知識分子,而搞藝術的更是被視為另類和神經病,很多人都對這一門繞道走了。
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人幫忙,名字叫沈茂的,這傢伙還是因為被小偷偷了錢和飯票,快活不下去了,聽說宋慕雯給報酬幹活兒,又聽外語系的人說給的報酬還不錯,才答應了,不然人家才不會幫忙呢,沒辦法,這年頭學藝術的不少都是家庭傳承,要用高雅的藝術換錢,他們還沒想過呢。
宋慕雯查了資料,八十年代流行的都是豔色的衣裳,因為中國人民在灰色黑色藍色燈色調中生活了幾十年了,這樣鮮豔的色彩會讓大家覺得新奇而時髦。
而且首要針對的人群,就是女性,女□美的天性會使得她們更容易接受這樣的衣服的。
宋慕雯找了幾本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的書給沈茂惡補了一番,然後才開始跟他說這個事兒。
沈茂覺得挺無奈的,要不是沒飯吃了,他才不會幹這個活兒呢,簡直是糟蹋他的專業啊。
花了兩個月才設計出了幾款宋慕雯覺得不錯的衣服,資料要寄過去不容易,萬一遺失了就是得不償失的,於是辛苦了尚老闆的秘書跑了一趟。
尚老闆現在要重振雄風了,所以手底下配備的人員也越來越多了。
宋慕雯知道了尚老闆的班底之後,也暗暗咋舌,自己乾爸十年浩劫期間基本上沒賺錢,還在吃老本,沒想到現在還有那麼雄厚的資本,人家當初到底是賺了多少錢啊!
其實也只能說這個時候物價水平地,一毛錢能夠當現在的幾十塊錢用,所以有了上萬元家產的人家還要被稱為萬元戶。
設計稿送過去之後,沈茂拿了最後的報酬就準備離開。
宋慕雯道:“你現在對服裝設計有什麼想法?”
沈茂停住要往外走的腳步,道:“我覺得有些拘束,完全不是我繪畫時想要的那種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