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大量烏桓、鮮卑騎兵雲集,遼西、塞外各個部落的首領在此地集結,騎兵足足有數百萬,可謂是全民皆兵。
張遼等漢軍武將出塞,連破十幾個鮮卑部落,掠奪牛羊百萬。
幾乎整個大草原的烏桓、鮮卑騎兵都被驚動。
張遼統帥八十萬漢軍出塞,可不是來大草原上觀光而已,而是要滅掉見到的烏桓、鮮卑部落,徹底摧毀他們侵擾幽州的能力。
大草原上各個部落難得聚集起來,應付即將到來的危機。
蹋頓、蘇僕延、烏延等三郡烏桓大人在白狼山召開決定草原部落生死的大會。
數百員烏桓武將集結,武力在50~95不等。
烏桓武將與西羌、南蠻武將相似,武力高、智力低。
另外,烏桓騎兵幾乎全部都是騎兵武將,他們的部落,也全民皆兵。
在平時,這些部落的人口是牧民,但一旦爆發戰爭,可以快速轉職為輕騎兵或者弓騎兵。
除了蹋頓等烏桓武將,率先受到漢軍攻擊的鮮卑武將也帶兵來到白狼山。
在白狼山全殲八十萬漢軍的計劃,由鮮卑部落的軻比能提出。
鮮卑人探明瞭漢軍的行軍路線,認為漢軍必定會經過白狼山。
實際上,軻比能的情報正確無誤,因為張遼的大軍,正在向白狼山行軍。
“按照漢軍的行進速度,不出數日,漢軍將會抵達白狼山。只需擊敗這支漢軍,那麼漢軍必定畏懼我們的聲勢,不敢再次來襲。”
軻比能找到蹋頓,兩個部落最有潛力的首領聯手。
“這會是一場惡戰,但我們必須獲勝。”
丘力居被張遼斬殺,蹋頓對此懷恨在心,欲為丘力居報仇雪恨。
“清點各部兵力!”
“清點兵力!”
各地烏桓、鮮卑部落的首領開始清點兵力,在漢軍到來之前,完成部署。
“我們部落,有重騎兵200人、輕騎兵9000人、弓騎兵00人!”
“我們部落有狼騎兵3500人、輕騎兵6000人、弓騎兵20000人!”
……
一個個遊牧部落上報兵力,兵力已經超過了百萬之數。
“派遣一支騎兵,引誘漢軍來追,然後佈下十面埋伏。”
蹋頓擁有數百萬騎兵,認為足以擊敗漢軍。
白狼山成為一處險地,山脈四周全部是遊牧騎兵。
“受死吧,哈哈哈!”
鞠義提著大刀,一刀斬殺烏桓騎兵,帶領先登死士向前快速推進。
先登死士擁有一定的近戰能力,為了節省弩箭,先登死士揮舞馬刀,連斬鮮卑騎兵。
鮮卑騎兵被鞠義帶兵殺敗,驚慌失措,向後方敗退。
“追殺他們!”
鞠義乘勝追擊,帶領先登死士長驅直入,追殺鮮卑騎兵。
“鞠義將軍斬鮮卑數千,距離白狼山不足五十里!”
漢軍主力收到鞠義進軍的訊息。
張遼趕緊檢視地圖:“鞠義對自己過於自信,已經過於冒進了。”
漢軍八支兵馬,都知道遊牧部落的大軍在白狼山集結,不過鞠義依然認為遊牧大軍不足為慮,帶領先登死士直逼白狼山。
“我們跟上!”
命令傳至各路漢軍主將手中,一支支漢軍向鞠義前進的方向行軍。
“鮮卑騎兵越來越多了。”
鞠義的先登死士營,越靠近白狼山,越發覺烏桓騎兵的數量龐大。
不過鞠義從張遼那裡分來了八萬兵馬,這八萬兵馬足以讓鞠義有膽量追擊。
軻比能、蹋頓站在白狼山上,俯視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