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的生活是越來越悠閒了,在陳信生等人看來,首席科學家應該是直接向張恪匯報工作的;就像目前負責位於美國矽谷ess實驗基地的成漢璋,實際意義上也承擔了首席科學家的職責,不過在眼下,ess對錦湖顯得尤其的重要。
國內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薪資水平沒有具體的統計,在錦湖體系內大幅提高中高階工程技術人員的待遇,仍然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樣子,國內的平均水平大均只有美國的三十分之一的樣子。
僅人力資源成本這一項,就限制在美國的ess實驗基地無法不受限制的擴大規模,許多重要的研發工作都要陸續轉移到國內來,加大國內實驗室的建設力度也是必要的選擇。
「那一起吃頓飯好了,」聽陳信生描述他東南亞之行的見聞,這麼長時間,張恪都覺得坐在那裡都有些脖子痠疼了,伸了個懶腰,讓陳信生去邀請譚雲松一起共進晚餐,他也曉得首席科學家這樣的人選是寧缺毋濫的,「不過我這邊也算不了數,最終還是要交給大專案部來決定……」
張恪現在是什麼事情都往大專案部推,成立大專案部的意義就是要卸掉他肩上的責任似的。
「還是去東大的教工食堂?」陳信生問了一句。
「呃,」張恪打了個愣,見陳信生眼睛裡藏著戲謔的意味,笑了起來,「客人遠道而來,稍微隆重一點,要是隻有你跟週遊,我們學校教工食堂的伙食還是不錯的……」
陳信生在向張恪匯報工作的這段時間裡,安排趙鵬帶領譚雲松與其家人參觀橡樹園計劃目前的在建專案;臨走還拉上創投中心的趙梓琳,他們在學府巷巷子口與譚雲松匯合,一起去希爾頓飯店用餐。
正式的名義是邀請譚雲松與其家人到內地旅遊,在旅遊過程中,進行工作上的接觸。
譚雲松個子不高,看年齡不大像四十五六歲的中年人,他的妻子吳文希是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是三十剛出頭的美人兒,譚雲松到新國坡國立大學任教一直到吳文希入學時還是單身,拿他們自己的話說,兩個人很早就勾搭上,一直到吳文希讀完博士才正式結合,現在還沒有子女。
對張恪來說,這倒是一個買一贈一的好買賣;張恪現在看到帶博士頭銜的就兩眼冒光。
譚雲松是很健談的人,除了自曝生活上的瑣碎趣事,更多是談對微電子技術未來發展的認知,所幸他妻子以及在座的趙梓琳、趙鵬等人都是業內人士,談話不會無趣,反而是張恪對相關技術的理解力最弱,不過他心裡清楚未來十年消費電子發展的大勢所趨,譚雲松能頻頻說到點子上,差不多就能認可他在學術上的能力。
不得不承認,這個領域內的頂尖人才看到消費電子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最後還要向譚教授請教在建設微電子技術實驗室方向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張恪在飯局臨結束時這麼問譚雲松。
譚雲松從未想到過內地會有企業有這麼大的魄力獨力投入搞微電子領域的基礎實驗室,哪怕專做一項,沒有十億八億的投入都很難出成果。陳信生在業內名氣很大,即使陳信生給他發電子郵件談及此事時,他也認為搞微電子基礎實驗室不過是這家企業圖有虛表的噱頭而已,不過也一直在關注國內關於橡園樹計劃的報導,當看到橡樹園計劃越來越像那麼一回事時,他自然也就動心了。
內地的迅速發展,也讓他心動著想回國內發展,畢竟親朋好友、快七十高齡的老父老母都在國內,有回國內工作的機會,他也不想錯過。
之前有透過郵件聯絡,陳信生隨葉臻民到新加坡之後再正式會面,能透過駐新加坡大使館緊急辦理簽證,也進一步證明國內對橡樹園計劃的支援。
「……國內實驗室最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