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柱輕快地說道,“這麼說來,我們倆的學識差距應該不太大吧?”
“你在說什麼呢?”
雯麗表情困惑地問,“怎麼說差距不大?”
“在我看來,教育水平也就分為大學生和其他兩檔嘛。”
何宇柱戲謔地說,雖然覺得她特別吸引人,但仍有些擔憂她那獨特的性格與觀念。
這類成長在家人的過度寵愛下長大的姑娘,不能總是讓著她,有時需要讓她瞭解一些現實,讓她明白誰更具權威,誰的觀點更可靠。
“你憑什麼這麼劃分?”
雯麗帶著不滿反駁道。
“難道我這麼說有什麼問題嗎?”
何宇柱故作理直氣壯的樣子,“考入大學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沒有考上,或者是因為家境不允許繼續學業吧。”
“先不說上小學吧,讀完中學應該問題不大吧?”
“接下來就是進入中專或高中。
而你選擇的就是師範這方向,也就是要成為老師了。”
“至於我呢,則學習廚藝,雖然沒個正兒八經的烹飪學院,但是我跟著酒樓裡的大師傅學習了技藝,所以我們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
“……”
雯麗一時間啞口無言,覺得何宇柱這話有點胡言亂語,但仔細想了想也有一絲絲道理。
的確,教書育人之道和精湛的烹飪技術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嘛!
何宇柱接著講道:“其實廚工也分為十個技能級別呢,我現在已經到了第七級了,今年打算去衝擊第六級。”
“那你屬於哪一級別的老師呢?”
雯麗有點慍怒地問道:“這兩者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呢?”
“為何不可以呢?”
何宇柱笑著反問:“在一個公平的新時代裡,每一種職位都值得尊敬,沒有尊卑貴賤之區別,只有責任的不同而已。”
“技能評定是按照崗位的要求來的,不同的層級決定了收入的多寡,多勞自然多得,少做則得的就會少了。”
“這才能更好地促使人們專注於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
“我今年二十了,而你十九,咱倆年齡差距很小。”
“你從小學習書本知識,我是小學畢業後就開始拜師學習手藝,理論上來講,你可能等級會比我略高一點。”
“我……”
雯麗心裡嘀咕,雖然覺得對方的說法很不合理,但卻無法馬上想到有力的方式來反駁,尤其是她自己也知道不能將職業視為存在絕對的高低差異。
靈機一動,雯麗換了個視角提問:“那假設咱們結婚之後,除了生活瑣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話題?”
“那當然是聊日常的煙火氣啦!”
何宇柱迅速回應。
“僅僅如此嗎?”
雯麗笑著追問,“難道我們就不能談談文學和書本的知識?”
“那可真是難度不小啊!”
何宇柱感嘆:“試想下,一週五天工作,還要早起晚歸地趕路,每天都如此繁忙……”
“你們小學生放學會早一點,但我這個工作的職位挺關鍵的,經常得加班加點,到家的時候天都黑透了。”
“回來之後還要忙前忙後地準備晚飯、收拾碗盤,如果你也能搭把手做一些清潔工作,可能還能多出來一會兒放鬆的時間。”
“然而,這些時間難道不應留作聽聽新聞、掌握一下時事變化嘛?接著就剩快速打理自己,準備就寢了。”
“到了週末總要找點兒事情做對吧,像是出門走走或者回孃家探望雙親?也可以抽時間逛街購物或是去趟影院。”
“我們的相處時刻並不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