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見一下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 易忠海滿意地回答道,「讓我媳婦準備一些好吃的,你也可以展示一下你的廚藝。
」
「好的,」 南易簡單答道,「那我先去上班了。
」
「去吧!」易忠海微微點頭,隨後南易騎車往鋼廠方向駛去。
此時何宇柱也出門了,心情愉悅。
雯麗準備先送兒子回婆婆家,然後再去學校,何雨雨則直接回大學,何宇柱家離得最近。
儘管他們看見了易忠海,也沒有主動打招呼。
三人各自騎著腳踏車離開的景象甚為壯觀。
這些腳踏車經歷了這麼多年仍然執行良好,確實值得稱讚。
接著,何宇柱來到工廠的一食堂,分配了一些工作,又與負責烹飪的幾位師傅進行了溝通。
他在幫南易尋找適合的工作崗位!儘管當前的需求不高,但人員眾多,
家中有孩子的,每週不知有多少場婚禮需要辦理,分派一些任務給南易並不困難,特別是有些人希望能邀請何宇柱,但可能無法負擔他的高額費用或時間有限。
由於何宇柱服務的主要物件是高收入人士,包括管理層和技術骨幹等。
他當然會優先滿足這些人的需求。
這不僅是職業選擇的問題,也是維護重要社會關係的策略。
南易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部分的缺口。
北京居民非常重視臉面,在慶典日能夠請到名廚製作美食是非常榮耀的事。
南易成功填補了這些名廚和何宇柱之間的空白,因此何宇柱答應幫助他。
否則,即使南易再優秀,他也不會為了他而冒犯其他人的利益。
因此,何宇柱僅在一食堂內幫南易找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在所有食堂推廣,一旦人手不足,就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至於南易自己,如果在二食堂與同事關係不和諧,那也是他自己需要負責的部分。
情況一時變得較為穩定,食堂的負責人馬峰也不再那麼焦慮。
他心裡明白,在目前情況下,還找不到可以替代何宇柱的人選,因此這個問題需要時間慢慢地等待適當的契機。
最大的阻礙來自於副總廠長李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