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笑吟吟地應道:“嗯,是這樣的,昨天才買的。”
“柱子啊,你們這樣過日子是不是太講究了一點呢?”
母親文母有些擔憂地說道,“你們手中還有多餘的存款嗎?”
“媽媽,請您不要擔心。”
何宇柱邊停車邊安慰道,同時開始下車搬運物資,“這幾年我也是一直努力工作的,按每個月節省百元來算的話,已經攢下一些了。”
“哇~”
姐姐文秀不由自主地驚歎。
文慧顯得更加吃驚:“看來你這位廚師比我們的銷售員要有成就得多啊?”
“其實要看個人的手藝和機會,來找我的不乏是機關和街區的負責人,還有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們,他們的收入也都很不錯。”
何宇柱毫不避諱地說。
“像這種宴會的服務每桌我可以賺到五塊錢,而且還得排隊預約呢!”
這時父親說話了:“儘管如此,也要學會理財,畢竟你妻子還不是一個善於持家的人。”
“爸爸,放心吧。
我們現在所購買的大件也就這幾個,以後結了婚也沒什麼大的花費需要,偶爾添幾件衣服罷了。”
何宇柱輕鬆地回答,手腳利落地把這些生活用品搬運進了廚房。
接著他又拍拍手走到外面說,“冬日裡我和我妹妹都穿針織衫,嫌棉襖又笨重又不合適身型。”
“這幾天也會為雯麗編織好羊毛衣和毛褲。”
父親搖頭說:“雖說你現在賺得比較多,但是也不要這麼奢侈啊。”
“爸爸,有能力還是應該及時享受生活,而不是無限制地儲蓄。
像是家電、針織品和棉花之類的可以長期使用的,要知道現在很多物資已經開始要憑票供應了。”
何宇柱耐心地解釋道。
“當前管理還不是很嚴格,能買的應該儘快買下來,免得將來實行了票證制度就受到限制。”
“如果那時想要買可能都買不了了。”
聽到這裡,文母深感認同地點了點頭,“說的不錯!現在既然需要糧票購買糧食,其他日用品估計也很快會被加入進來,若是政策收得緊,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如願購得。”
文秀看著她的妹妹文慧問:“文慧,你在供銷合作社工作,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有所瞭解呢?”
作為文宣區供銷合作社的職員,主要負責銷售豆製品工作的文慧回應道,“暫時還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內部已經有討論過了。”
“當然,從長遠來看,棉花和針織線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好東西,即便磨損了也能迴圈使用,並不算是一種消耗。”
聽罷文母馬上說:“文秀,我會給你的,明天下班去把棉花買了回來。”
“行!”
文秀點頭答應道。
“先別說話了,柱子,趕緊進屋吧!”
文父招呼著。
“雯麗,你先進去,我待會兒抽根菸,洗個手。”
何宇柱拿出香菸說道。
雯麗拉著父母進了屋:“讓他在外頭抽吧。”
文母進屋後又說:“柱子對你這麼好,連禮物都買了,你也不能太嬌慣自己啊。”
“媽~”
雯麗撒起嬌來,“是他非得買的,我也查過了,有的東西朋友們都有。”
“再說了,他的工資也不用我的,每個月我賺的錢自己留著。
但他讓我存點錢,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拿出來幫忙,算是我們自己的儲蓄。
家庭開銷都是他負擔的。”
文母心裡既欣慰又擔憂:雖然女婿對女兒很好,但她擔心女兒不太懂得節約。
文秀和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