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頁

求和夢碎,李璟不得不再次認真面對淮南戰事。南唐軍中精銳仍在,兵力不是問題,但以何人為帥去對抗柴榮卻是個大問題。前次,誤信劉彥貞,結果全軍覆沒,喪師失地,可謂教訓慘痛,無論如何再也不能犯同樣的錯誤。&ldo;誰敢與我領兵再援壽州?&rdo;面對皇帝的這個問題,滿朝文武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前領命。掌管兵權的是樞密使陳覺,但此人的專長是在同僚中爭權,在皇帝面前諂媚,連他自己也不敢想像能在戰場上與名揚天下的柴榮對決。

殿門後傳來侍衛洪亮的喊聲:&ldo;齊王覲見!&rdo;呼聲未落,一個高大的身影大踏步地邁了進來,兩側的大臣只覺得一股勁風颳過。&ldo;齊王來了,好!好!&rdo;李璟如同見到了救星一般興奮地從龍椅上彈了起來。

來人正是李景達,南唐烈祖李昪的第四子,封齊王。雖然是李璟的弟弟,但他和李璟的性格可謂截然不同。如果李璟是溫室中的花朵,李景達則更像荒漠中的胡楊,他行事磊落,生性剛直,頗有俠義之風。比起在深宮中享受溫香軟玉,李景達更願意縱馬提槍,馳騁沙場。連李璟自己也知道,要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十個自己也比不上一個李景達。但內心深處,李璟對這個弟弟的態度卻非常複雜。一方面,不懂軍事的他需要這樣一個鎮得住大場面的皇室兄弟,但同時,對這個性格火爆的弟弟李璟又心存忌憚。想當年,如果不是父親服食丹藥中毒突然駕崩,很有可能如今坐在龍椅上的人不是他,而是這個四弟。不知為什麼,他的父親在繼承皇位的人選上似乎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身為長子的他。李昪最喜歡的兒子應該是次子李景遷,一直有心將其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但天不遂人願,李景遷剛滿十九歲便患病身亡。李昪仍然把長子視為無物,準備傳位給他的次選物件‐‐四子李景達。但風雲再次突變,升元七年(公元943年),李昪暴亡,長子李璟在大臣們的支援下順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李璟登基後,封李景達為兵馬大元帥,統領全國兵馬。

當上皇帝的李璟很快熟悉了玩弄權術那一套把戲。雖然李璟讓李景達做了名義上的統帥,但同時任命自己的寵臣陳覺為樞密使,決斷軍事。在李璟心裡,李景達只是檯面上的傀儡,真正的兵權都透過陳覺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李景達對爭權奪利卻十分厭惡。作為皇子,他其實對這個王朝抱有更多的情感,只要南唐能夠強大,誰當皇帝,在他眼裡都沒什麼區別。在他看來,李璟最寵信的馮延己、陳覺等人就是一幫只會諂媚的小丑,總有一天會禍國殃民。一次夜宴,馮延己不知發了什麼神經,竟然借著酒性,跑去跟李景達勾肩搭背,還很放肆地笑道:&ldo;齊王,你能有今日,可不能忘了我!&rdo;李景達哪裡受得了這樣的羞辱,頓時臉色大變,一把推開馮延己,拂袖而去。李景達怒氣沖沖找到李璟,要求殺了馮延己。李璟兩邊不願得罪,只好竭盡全力勸解。走出宮門,李景達仰天長嘆:&ldo;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親打下的基業遲早毀於屑小之徒!&rdo;從此以後,李景達心灰意冷,索性稱病不出,遠離朝中之事。沒想到生死攸關之際,李景達竟主動站了出來,這讓李璟驚喜萬分。他並不傻,陳覺之流自然又聽話嘴也甜,但要這樣的人去擊敗柴榮,顯然是痴人說夢。李景達在軍中頗有威望,又曾多次帶兵出征,以他為帥,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ldo;淮南戰事危急,再不奮起一戰,恐怕大家都沒有好下場!與其在這裡空談,不如披掛上陣,多殺幾個賊人!&rdo;李景達用輕蔑的眼神掃了一眼滿朝文武,高聲說:&ldo;我願領兵前往壽州,替陛下分憂!&rdo;&ldo;有齊王掛帥出征,定可馬到功成,擊退賊軍!&rdo;李璟疾步走下木階,激動地握住李景達的雙手。&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