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罕之這個人生性殘暴,強悍好鬥,當年在河內做刺史的時候對鄰近州縣大興兵馬,殺人無數,以致數百里內郡無長吏,裡無居民。實在受不了李罕之暴行的河內百姓只好逃到一座叫摩雲山的高山上立柵屯寨,以求自保。誰知李罕之竟不依不饒,以精兵百人攻克,寨中數萬百姓幾乎被殺個盡絕。河中人對李罕之又恨又怕,給他取了個&ldo;李摩雲&rdo;的綽號。
而這樣一個強悍暴虐之人,卻深得李克用重用,被任命為澤州刺史、河陽節度使。不久,李罕之被朱溫趕出了河陽地區,很不情願地蝸居在澤州這個小地方。百無聊賴的李罕之厚著臉皮向李克用提出,想到河中去當節度使。可能是他名聲太臭,這個要求竟然被獨眼龍一口拒絕。李罕之一氣之下,猝然起兵造反,偷襲了戰略要地潞州。
見李嗣昭率大軍圍攻,李罕之立即轉過頭向朱溫求救。
能夠得到潞州是朱溫長期以來的夢想,聽到這一訊息,即命丁會率部馳援。此時汴州軍主力正在河朔地區,尚未返回,丁會勢單力孤,先失澤州,再失潞州,狼狽退回。而失去了老巢的李罕之氣急攻心,竟在逃亡路上一命嗚呼。
朱溫雖沒能得到潞州,但他不以為然。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繼續鞏固至關重要的河朔地區,掃蕩幽州軍餘部。而對李克用,只要能封鎖住他就是勝利。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把這個死對頭掐死在河東那個一隅之地。
是年十一月,汴軍繼續進攻陝州(今河南陝縣),都將朱簡殺死刺史向朱溫投降。
陝州東據崤山,西接潼關,北對晉地,南承兩湖,正好扼住南北咽喉。得到陝州這個戰略要地,就切斷了李克用與淮南的聯絡。
這一回合打下來,朱溫又佔了上風。
嘗到了甜頭的朱溫繼續堅定不移執行著經營河朔,掃蕩幽州的戰略方針。
光化三年(900年)四月,葛從周率領兗、鄆、滑、魏四州軍隊繼續北上,進攻幽州劉仁恭餘部。
葛從周率軍渡過黃河,首先攻佔德州(今屬山東),守將傅公和的腦袋被汴州人砍下來掛在城牆上示眾。血洗德州之後的葛從周繼續率軍沿著黃河一路北上,攻入滄州(今河北滄州市東南)。
劉仁恭後悔莫及。任何一個進入朱溫視線的出頭鳥都是絕對的悲劇,早知如此,他死也不會貿然進攻魏州。朱溫的這種打法完全要把他趕盡殺絕。
被逼無奈的劉仁恭只好拼出老本,聚集了幾萬人馬,趕赴滄州增援。而此時,葛從周正在大舉北上。
兩個人將在浮陽(今河北滄縣東南)狹路相逢。
而此刻,朱溫正志得意滿地站在船頭,沿著黃河,順江而行。不久之後,他將到達滄州境內,他希望到那時,葛從周已經開啟了滄州的城門。
他遙望黃河北岸,可以看見大隊人馬正在緩緩而行,那是葛從周的運輸部隊,正將士兵們急需的糧草、軍械運往前線。
整個天下都在按照他的計劃在運轉。朱溫突然湧起這樣一種感覺。
&ldo;主公,風大浪急,可進船艙稍息。&rdo;敬翔在旁恭敬地說。
&ldo;無妨,無妨。&rdo;朱溫擺了擺手。&ldo;先生可知,為何每戰我必至前線巡查?&rdo;
敬翔沒有說話,他等著朱溫繼續。作為一個聰明的臣下,很多時候需要站出來出謀劃策,但在更多時候,需要的只是安靜地傾聽。
&ldo;軍機之事,瞬息萬變,不身處其境,難以做出正確的決斷。人生之短,如白駒過隙,容不得幾次錯誤。&rdo;朱溫長吁了口氣,轉過身,若有所思地看著西邊的落日。那是長安的方向。
&ldo;其實治理天下跟帶兵打仗都是一個道理,不出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