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冷冷一笑,他知道李茂貞的所謂&ldo;迎&rdo;恐怕是赤裸裸的武力劫持。和岐軍一戰看來已不可避免。
赤水邊,一匹快馬又飛馳而至。騎在馬上的那個人不是武將,而是穿著朝服的文官。朱溫定睛一看,原來是宰相王溥。
王溥翻身下馬,撲到朱溫馬前,抱住他的馬頭,大哭道:&ldo;天子已被韓全誨、李茂貞劫往鳳翔,京師群龍無首,已然大亂。我奉崔胤之託,前來請梁王速速帶兵進京勤王!梁王,天下安危,天子性命,今日都託付您一人了!&rdo;
朱溫連忙下馬,扶住王溥道:&ldo;我本早欲進京清君側,但又怕人誹謗我威脅天子,圖謀不軌,是以姍姍來遲,令天子蒙塵!唉,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rdo;
王溥立起身,大急道:&ldo;社稷危在旦夕,梁王何故還在畏懼小人流言!&rdo;他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ldo;這是朝中大臣兩百餘人聯名簽署的急信,請梁王速速西上,迎奉天子回京!&rdo;
朱溫接過信,這封信的末尾密密麻麻地簽上了數百名官員的名字,為首正是宰相崔胤、王溥,太子太師盧知猷等各位高階官員。
朱溫心中竊喜,正色道:&ldo;請諸位大人放心,我朱某以身家性命為擔保,絕不辜負皇恩,一定讓陛下安全回京!&rdo;
他扭過頭,厲聲道:&ldo;康懷英何在!&rdo;
聽到朱溫召喚,康懷英趕緊縱馬上前。
&ldo;命你馬上帶精兵一萬為先鋒,日夜兼程,趕往岐山!沿途若有鳳翔軍隊阻攔,格殺勿論!&rdo;
康懷英匆匆而去。如釋重負的王溥激動地握住朱溫的手:&ldo;國家不幸,社稷傾危,幸得梁王出師,定立下再造奇功,挽狂瀾於既倒!&rdo;
朱溫沒有再說話。看著王溥那張老淚縱橫的臉,他只微微一笑。
現在,不是我朱溫要帶兵進京,而是你們這些大臣們哭著叫著求我來的。希望有一天,當我成為長安之主的時候,你們會記住這一點。
在朱溫的注視下,康懷英帶著騎兵揚塵而去。他知道,以康懷英的能力足以擊敗鳳翔那支二流軍隊。現在,他要以救世主的姿態風風光光地進入長安,去贏得他早就應該得到的東西。
朱溫的到來轟動了整個長安城。文武百官們全部出城,前往長安以東的長樂坡夾道歡迎。城中的老百姓們更是成群結隊,扶老攜幼,爭睹這位眾口相傳中的傳奇人物。
朱溫騎著高頭大馬,在萬眾歡呼中進入大唐王朝的都城。他清楚地記得,當他第一次進入這裡的時候,是跟著攻陷長安的農民軍。那時候,他只是黃巢手下一個並不起眼的將領。沒有人會去注意這個長相普通,面色陰沉的小人物。他只能默默地跟在黃巢的金色大轎後面,為別人的華彩演出做一個可悲的群眾演員。
而今天,他是這個城市當仁不讓的主角。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當他在蕭縣寄人籬下,被人像狗一樣呼來喚去的時候,沒有人能想到他會有今天。現在,整個天下的命運都背負在他肩上。
自從他從軍以來,再沒有回過見證他成長的蕭縣。他不想回去,那裡有太多屈辱和痛苦的回憶。所謂衣錦還鄉,不過是人們對過去的補償和報復。而他,只想永遠地和過去說再見。
當整個長安在為朱溫的到來而瘋狂的時候,他的部將康懷英已經在西邊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暴。
唐昭宗李曄已被李茂貞、韓全誨擄往鳳翔。為了擋住朱溫的大軍,李茂貞留下大將符道昭領兵兩萬人駐紮在武功(今陝西武功縣),企圖把梁軍阻擊在岐山以東。
康懷英立即發動猛攻。梁軍和岐軍之間的第一場戰鬥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