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叫做鳴羊山,金羊就住在這座山上,它的來歷可不普通。傳說上古時期,舜帝命皋陶掌管刑法,皋陶非常善理獄訟案件。他的座下有一隻神獸,身小如羊,其實並不是羊,而是叫獬豸,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長有獨角。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掌管刑獄中,遇上難以決斷的疑難案子,皋陶就讓他的神獸獬豸出場,以其獨角觸犯案的人,獨角頂了誰,誰就輸了官司。有了神獸獬豸的輔佐,皋陶斷案從沒錯過。在皋陶的輔佐下,大舜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出現了一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皋陶去世後,神獸獬豸非常悲傷,遊歷天下後,選擇泰山的副嶽長白山麓西南方的第一座山隱遁,後世百姓有人曾見其在山上游走,形似金羊,熠熠發光。每到晚上,它就從半山腰出來,跑到山頂“咩咩”直叫,山下的人聽得清楚,百姓相傳見金羊出現,天下就會祥瑞平安,便把這座山喚作“鳴羊山”。
山下的人只聽過羊叫,卻沒人見過金羊。有人就想把金羊逮住,見其真實面目。於是,聽到金羊發出叫聲時,就趕忙跑向山頂。可當到達山頂時,金羊早已沒了蹤影。也有人提前埋伏在半山腰,坐等金羊出現,結果也失望而歸。
,!
有一天,村裡一老農正在山間鋤地。這位小和尚路過時,對著堰邊的一棵荊蒿樹端詳半天。老農心想,一棵連燒火都不用的荊蒿樹,有什麼稀罕的?便問道:“小師傅,你看的這棵荊蒿,有什麼用?”
“你們這山上有隻金羊,村裡人想逮住它,是吧?”
小和尚的聲音也把老農嚇了一跳,老農見多識廣,知道此人必非凡人,於是問道:“你怎麼知道?”
小和尚嘿嘿一笑,說道:“這金羊就在鳴羊洞裡,要想逮住並不難。這荊蒿樹便是開洞的鑰匙,但逮羊之人須是一母所生的十九個男子。”說完,他飄然遠去。老農也沒想過逮什麼金羊,回家就把此事當作笑話說給街坊鄰居了。很快,就傳到了村中一個大戶人家的耳朵裡,這家人恰好生了十八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老太公對夫人憤憤地說道:“要是咱這女兒是個兒子該多好,這金羊就是咱家的了。”
老婦人琢磨了一下,心生一計,說道:“他爹,咱把女婿叫來湊個數不就行了嗎。”
老太公聽後大喜,把此事告訴了他的兒子們和女婿。第二天拂曉,兄弟十九人便興沖沖來到山上,一起用荊蒿樹開啟山洞門。進洞一看,果然有隻金羊在吃金豆子。兄弟們趕忙撲了過去,抓住羊角就往外拽。眼看就到洞口了,卻拽不動了。老大喊道:“妹夫,你踩著我的腳了!”
這一喊,金羊聽出了端倪,扭頭就往回跑。兄弟們死死地抓住羊角不鬆手。“咔嚓”一聲,羊角斷了,兄弟們被慣性甩出洞外。“咣”一聲,洞門關閉了,只有手中的半個羊角金光閃閃,確是金子。聽完事情原委,老漢嘆息說:“果然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啊!”
從此,十九個男子逮金羊的故事就傳開了,“十九郎莊”的村名也叫了起來。
小和尚講完鳴羊山,只見金羊鼻子裡“哼哧哼哧”喘著氣,像是帶著怒氣。小和尚笑著說道:“那時候不是跟你開個玩笑嗎?你怎麼還這麼記仇呢!”
王小c心中暗樂,又問道:“這大象又是怎麼回事呢?”
“且聽貧僧慢慢道來”
章丘的文祖街道有一座山叫做象鼻山,獨樹一幟。傳說在很遙遠的過去,這一帶是一片美麗的大海,泉子峪懸崖上還有曾經栓船的大鐵環。相傳那時這裡風光獨好,險山峻水、魚躍龍門、鳥語花香,勾魂攝魄,惹來了天上的仙女。
天宮裡七仙女中最小的一位,嬌慣任性、迷戀凡間,嚮往大自然,偷偷騎上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