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陽公主都不便出手相助……略為思索,她想出了一個理由:“殿下言重了,非是小婉不從命,怎奈今日沒有準備,未帶樂器。”
(不是我不從啊,沒帶琵琶,沒法子演奏)
嗯……小婉還是小覷李元吉智商了,他微微一笑,向坐在一角的那些樂工一抬手:“來啊取兩具琵琶來,請夏大家挑一個將就使用”
看到兩名樂工抱著琵琶過來,小婉知道這回是避無可避了,只得取過琵琶,開始調絃,藉此機會,琢磨演奏什麼曲目。
沉吟片刻之後,她決定演奏琵琶名曲《夕陽簫鼓》,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名字,但若是提起《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便會有很多人聽說過,而《夕陽簫鼓》的立意正是那首名詩。
見到小婉調音已畢,那在座的諸賓也都拭目以待,想聽聽小婉今天彈的是什麼。
‘咚咚……’
琵琶聲乍然響起,如聲珠走玉盤一般,隨著樂聲的響起,小婉張口唱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歌聲逐月而起,眾賓客彷彿看到了在夕陽斜映水面,薰風拂起片片漣漪的景色……隨著樂曲的延續,那種天海一色的遼闊場影又出現在眾人的腦海中,人們彷彿都深入那片場景之中,分不清是歌?是樂?還是幻?
隨著高潮的迭起,樂聲忽然驟如風雨,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當歌曲達臻最高點的時候,琵琶聲突然舒緩……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束,眾人陷入一種由遠而近的意境,彷彿歸舟遠去,萬籟俱寂……
“好一個‘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李世民站起身,向小婉舉盞:“請飲”
小婉將琵琶放下,舉盞就唇,卻是飲了半盞,此時,喝彩聲才驀然響起,不時有人向小婉舉杯邀飲,倒是讓她有些應接不暇,她偷眼看了看李元吉,卻沒發現他有什麼羞惱之色,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時,早有樂工前來接過那具琵琶,卻在她面前留棧不去。
“有什麼事嗎?”小婉疑惑地問道,那個樂工卻是吞吞吐吐地欲說還休。
“小婉,她是想向你討教剛才的樂譜。”公孫婷笑道,“別說是她,連我都想要一份,只是剛才不好開口,怕你善財難捨”
小婉笑道:“音樂是世界的音樂,又不是我獨有的。這樣吧,公孫,我回去之後給你寫出來,然後派人給你送過去,至於這位……一式兩份,屆時你去公孫那裡拿就行了。”
“謝謝夏大家”那名樂工喜滋滋地行了一禮,抱著琵琶去了。
“小婉,我也得謝謝你”公孫婷笑道。
“這倒不用了。”
小婉揉了揉頭,剛才連喝了幾杯,太陽穴卻是有些疼痛。
“婉姐,你沒事吧?”張陵有些擔心地望著她。
“沒什麼,就是剛才喝得有些急了。”小婉搖搖頭。
小婉一曲完畢,那些文人們又開始吟詩鬥文,不亦樂乎,天上銀月如盤,山間松濤如怒,不覺間,已經是黎明時分,小婉覺得有幾分寒意,輕輕拉了一下張陵,二人向公孫婷告辭離去
“怎麼?你們現在就走?”公孫婷訝然問道。
“是啊,阿陵他白天還要去國子監讀書,我恰好也有些冷了。”小婉答道。
“好一個‘恰好’,這詞卻用得好。”公孫婷笑了一聲,和她們揮手告別。
這種飲宴卻是來去自由,不必一一告辭的,小婉和張陵的離去,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二人藉著月色,順著來時的小徑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