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杜牧有首家喻戶曉的詩《江南春》道: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南朝四個朝代要說共同點,就是崇尚佛教,尤其是梁武帝蕭衍大興佛事,還鬧出過三進同泰寺出家的奇葩史。
這梁高祖武皇帝蕭衍,字叔達,蘭陵人士,說起來跟南齊皇室還有點遠親關係。他老媽張氏啊,有一天看見菖蒲開花,別人都沒看見,就她一人瞅見了,一激動,吞了下去,然後,嘿,蕭衍就這麼誕生了!
這蕭衍啊,長得那叫一個特別,額頭寬闊,臉龐威嚴,像龍一樣。更神奇的是,他舌頭上還有八個字兒的紋路,頭頂上還泛著光。右手掌心還有個“武”字,他住的房子裡還經常雲霧繚繞,跟神仙住的地方似的。
蕭衍長大後,那叫一個聰明能幹,還特有文化。後來,他乾脆把南齊給篡了,自個兒當了皇帝。他還搞了兩個意見箱,一個叫“謗木函”,一個叫“肺石函”。他說:“要是有人在職場上受了委屈,想說又不敢說,就往謗木函裡投;要是誰有功勞、有才能,卻沒被重用,就往肺石函裡投。”這主意,夠貼心吧!
他還設立了五經博士,在各州郡辦學校,建了孔子廟,尊重儒家文化。做的好事兒還真不少。
可到了中年,蕭衍迷上了佛教,搞得有點過了。他下令不讓用絲綢做成人或動物形狀的衣服,說剪裁這些衣物有違仁慈之心。他還把祭祀祖先用的牛羊給換了,改用麵食代替,說是怕這些生靈死後在陰間受苦。這下可好,朝野上下都說,咱祖宗在陰間都沒肉吃了!
還有啊,沈約這哥們兒,病得迷迷糊糊的,夢見南齊和帝拿著劍把他的舌頭給割了。嚇得他趕緊找道士做法事,上書說禪位這事兒,真不是他自願的。蕭衍一聽,火了,連著罵了他好幾次。沈約嚇得病得更重了,沒多久就嚥氣了。
這事兒之後,蕭衍更信因果報應了。他連著三次跑到同泰寺去出家,還辦了場盛大的佛教活動,脫下龍袍,穿上袈裟,親自給大夥兒講《涅盤經》、《三慧經》。群臣們一看,這哪行啊,趕緊湊了億萬錢財,上書請他回宮。請了三次,他才勉強答應。
不過啊,他對真佛祖達摩的話,卻不怎麼聽。達摩一看這情形,搖了搖頭,渡江而去了。你說這蕭衍啊,學的都是佛教的皮毛,真正的修心養性,他是一點都沒學到。
後來,同泰寺的佛塔倒了,蕭衍又要建個十二層的,結果侯景之亂一來,這事兒就擱置了。
蕭衍還挺喜歡打仗的,派他弟弟臨川王蕭宏去攻打北魏,打下了梁城。北魏一看,急眼了,派邢巒和中山王元英合夥攻打梁城。蕭宏一看這架勢,嚇尿了,趕緊召集將領們商量撤退。呂僧珍一看,勸他別急。
北魏人還給他們編了個歌謠:“不怕蕭娘和呂姥,就怕合肥有韋虎。”這韋虎啊,就是韋睿。
說來也巧,那天晚上颳大風下暴雨,軍營里人心惶惶。臨川王蕭宏帶著幾個親兵就跑了,將士們一看,也跟著散了,扔下武器,滿地都是,死了五萬人。
北魏的中山王元英和將軍楊大眼一看機會來了,帶著幾十萬人馬,攻打鐘離。梁朝的曹景宗、昌義之奮力抵抗。北魏人日夜攻打,梁武帝一看,趕緊派韋睿去救鍾離,受曹景宗指揮。
大家都怕北魏人多勢眾,勸韋睿慢點走,韋睿卻說:“北魏人已經掉進我肚子裡了,你們別擔心!”到了邵陵,梁武帝早就囑咐曹景宗:“韋睿是你們那兒的名人,你得好好尊敬他。”曹景宗一看韋睿,那叫一個恭敬,梁武帝聽說了,說:“這倆將軍和睦,咱們這場仗肯定能贏!”
韋睿他們事先準備好了高大的戰艦,跟北魏的橋一樣高。先拿戰艦攻打橋上的敵軍,全給幹掉了。又用小船裝著草,澆上油,燒了北魏的橋和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