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公益的帶動

作流程更加人性化,資料分析功能也為社群服務的精準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隨著在社群活動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陳風的性格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是那個獨來獨往的技術宅,開始主動和鄰居們交流,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他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經常一起探討社群服務的新點子,共同為社群的發展出謀劃策。

有一次,社群裡新搬來一位伍麗天奶奶。伍奶奶生於小康之家,父母分別從事生意和有事業編制工作,成年後成為上海一名評團工作者。她無兒無女,曾將精神寄託在侄女伍鳴身上,可伍鳴卻在自然災害中喪生。此後,伍奶奶投身慈善事業,退休後用每月1萬元的退休金捐助貧困山區的孩子,還花費自己的錢與精力在江西以侄女的名字建設了希望小學。

伍奶奶瞭解到社群的公益活動後,主動找到林宇和夏曉,表示想把自己做慈善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同時也希望能借助社群的力量,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關懷。

“我做慈善這些年,見過太多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太讓人心疼了。咱們社群這麼有愛心,一定能為他們做更多。”伍奶奶誠懇地說。

陳風得知伍奶奶的事蹟後,深受觸動。他主動找到伍奶奶,提出利用自己的技術,為社群與貧困地區的對接搭建一個專門的線上平臺,方便籌集物資和資金,也能更及時地瞭解受助者的需求。

“伍奶奶,我可以做一個線上捐贈系統,還能建立一個資訊交流板塊,讓我們隨時掌握受助地區的動態。”陳風興奮地向伍奶奶描述著自己的想法。

伍奶奶聽後,眼中滿是讚許:“小夥子,你這想法太棒了!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做慈善就能更高效了。”

在陳風和伍奶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專門的公益對接平臺很快搭建完成。社群居民們積極響應,紛紛在平臺上捐贈書籍、衣物和學習用品等物資,還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籌集善款。

伍奶奶還經常在社群組織慈善分享會,講述自己做慈善的經歷和感悟,鼓勵更多居民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在她的影響下,社群裡的公益氛圍愈發濃厚,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幫助貧困地區的隊伍中。

在一次社群組織的文化節活動中,陳風、伍奶奶和其他志願者一起策劃了一場特別的公益展示活動。他們展示了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以及社群居民的捐贈成果,讓大家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公益的力量。

“看到這些孩子們因為我們的幫助,生活和學習條件有了改善,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伍奶奶在活動中感慨地說。

陳風也在一旁點頭:“是啊,以前我覺得公益離我很遙遠,現在才發現,每個人都能為他人的生活帶來改變。”

隨著社群公益事業的不斷發展,林宇和夏曉又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豐富社群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素養。他們發現,社群裡有很多居民有著各種各樣的才藝和特長,但一直沒有一個展示的平臺。於是,他們決定舉辦一場社群文化藝術節,涵蓋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等多個領域,讓居民們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

訊息一經發布,立刻得到了居民們的熱烈響應。陳風也積極參與到籌備工作中,他利用自己的技術專長,為文化藝術節設計了一個專門的線上宣傳頁面,詳細介紹活動的內容、時間和報名方式。同時,他還幫忙製作了一些宣傳影片,在社群公告欄和線上平臺播放。

伍奶奶也不甘落後,她發揮自己在文藝領域的專業知識,主動擔任文化藝術節的評委之一,為參賽的居民們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