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調整方向

基於這些調研結果,林宇和夏曉在自家客廳裡,對著鋪滿茶几的資料,仔細商討起來。林宇指著一份報告說:“曉,既然居民有這些需求,我們不如調整一下幫扶方向。和咱們社群附近的仁愛醫院合作,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體檢和健康諮詢服務;再聯合啟航職業培訓機構,給年輕人開設免費的線上線下課程。”夏曉眼睛一亮,連忙點頭:“這個主意好,不過和醫院、培訓機構合作,還有很多細節要談。”

第二天,林宇就撥通了仁愛醫院院長張偉的電話。張偉在醫療領域深耕多年,是一位經驗豐富、心懷大愛的醫者。“張院長,您好!我是智慧鄰里互助基金的林宇。我們瞭解到社群裡很多老人就醫不便,想跟貴院合作,為老人們提供上門體檢和健康諮詢服務,您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林宇誠懇地說道。

張偉爽朗地笑了笑:“林先生,這個想法很不錯啊!我們醫院一直也想為社群居民做更多實事。不過上門服務涉及到醫護人員調配、醫療裝置攜帶等問題,還得好好規劃規劃。”

林宇連忙回應:“張院長,您考慮得很周全。我們基金可以承擔醫護人員的交通補貼以及部分裝置損耗費用。而且我們已經對社群老人的基本情況做了初步統計,能提前根據老人數量和分佈區域規劃好路線,儘量提高服務效率。”

兩人又就合作細節討論了許久,張偉最後說道:“林先生,看得出你們很有誠意,這樣吧,我們安排個時間面談,把具體的合作方案敲定下來。”林宇欣喜不已:“太感謝您了,張院長,那就等您通知,期待與您面談。”

掛了電話,林宇轉頭對夏曉說:“醫院這邊有希望,我現在就聯絡啟航職業培訓機構。”夏曉點點頭:“好,我也再梳理下和醫院合作的細節,查漏補缺。”

林宇透過多方打聽,聯絡上了啟航職業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李強。李強是個年輕有為的創業者,一直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實用的職業技能培訓。“李總,您好!我是智慧鄰里互助基金的林宇,我們瞭解到社群裡很多年輕人有提升職業技能的需求,想和貴機構合作,為他們提供免費的線上線下課程,不知道您是否感興趣?”林宇說明來意。

李強聽後,有些猶豫:“林先生,公益事業我們很支援,但免費課程意味著我們要投入人力物力卻沒有收入,這對我們機構的運營會有一定壓力。”

林宇早料到會有這樣的顧慮,不慌不忙地說:“李總,我理解您的擔憂。雖然是免費課程,但這對貴機構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機會。我們基金可以在社群和社交媒體上大力推廣貴機構,提升機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這些參與課程的年輕人未來都有可能成為貴機構的潛在客戶,從長遠來看,對機構的發展是有益的。”

李強思考了片刻說:“林先生,您說的有道理,不過課程內容和師資安排還需要好好商量。我們得確保課程質量,不能因為免費就降低標準。”

林宇表示贊同:“那是當然,我們可以根據年輕人的就業方向和市場需求,共同制定課程大綱。師資方面,您看能不能安排機構裡經驗豐富的老師授課?我們也會配合做好學員管理和反饋收集工作,及時調整課程。”

經過一番溝通,李強鬆了口:“行,林先生,看得出你很用心,我們可以進一步談談合作細節。”林宇激動地說:“太好了,李總,期待與您攜手為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

解決了初步意向問題,林宇和夏曉開始著手準備更詳細的合作方案。幾天後,林宇前往仁愛醫院與張偉面談。在張偉的辦公室裡,雙方就服務週期、費用分擔、責任界定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張院長,我們希望能先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試點服務,看看效果再決定後續是否長期合作,您覺得怎麼樣?”林宇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