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太子要獎賞大家,在場的人除了杜荷還保持著淡定,其餘幾人全都激動地朝李承乾抱拳行禮道。
“謝太子殿下!”
看到麾下一眾追隨者欣喜的樣子,李承乾的臉上也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貴為太子從不愁金銀財物,所以對這種身外之物提不起絲毫的興趣,即便給他數萬貫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李承乾現在只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感興趣,其他的物質都不能引起他內心的波瀾。
而麾下的這幫將領則不一樣,隨便給他們一些賞賜,他們都會感恩戴德。
至於杜荷那傢伙,李承乾完全想不到他追求的是什麼。
就在這時,太子親衛敲響了明德殿厚重的硃紅大門。
“叩叩叩。”
“太子殿下,皖城郡公張儉求見!”
聽到張儉在這個時候過來求見,李承乾和杜荷的表情微微一頓,他們默契地轉過頭面面相覷。
杜荷微笑著輕聲說道:“太子殿下,張儉被陛下任命為金城道大都督,今日過來估計想當面感謝您。”
“如果我猜測的沒錯,張儉恐怕想投靠東宮。”
李承乾皺著眉頭說道:“杜荷,張儉被任命為金城道大都督完全是父皇的主意,跟孤可沒有關係啊?”
對於同為皇親國戚的張儉,李承乾現在沒有絲毫拉攏他的意思。
以前他擔任營州都督的時候,李承乾還覺得他戍守邊疆多年,會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
萬萬沒想到張儉在高句麗的表現如此差勁,他所率領的兩萬異族士卒,在戰爭進行一半差不多全都折損完。
如果不是其他將軍戰力無雙所戰披靡,說不定他們現在還打不下高句麗。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大軍凱旋迴來的時候,陛下打算要嚴懲張儉,是您在太極殿為他求情。”
“如果沒有您替他求情,說不定張儉現在還被關押在大理寺牢獄之中,哪還有翻身的機會?”
“況且定方和君買分別擔任遼東道和泗水道大都督,跟張儉這個金城道大都督挨在一起,他現在過來露個臉,以後也能互相照應。”
雖然張儉執掌的金城道內沒有敵軍,但是他所在的方向距離倭國非常近,還是會有被襲擊的風險。
而有席君買跟他互相照應後,他便可以高枕無憂,安心地當他的大都督。
再加上以前一直都保持中立的張儉,也知道了投靠太子的好處,他現在重新被啟用也會多為自己著想。
況且張儉已經55歲了,如果再次被罷免官職,可就不一定有翻身的機會。
聽到杜荷的解釋後,李承乾臉色緩和地點了點頭。
他接著朝親衛揮了揮手說道:“把張郡公請進來吧。”
雖然李承乾不想拉攏才能一般的張儉,但是他現在主動貼上門來,跟他結一個善緣也好。
“諾!”
親衛應了一聲,隨後扶住腰胯間的千牛刀跑了出去。
蘇定方、薛仁貴和裴行儉等人看到張儉要過來,他們紛紛坐回到軟墊上,並且身子坐的比較挺直。
而杜荷則淡定不少,在那邊悠閒地吃著肉食。
沒過多久,紅光滿面的張儉快步走了進來,並朝李承乾恭敬地抱拳行禮。
“金城道大都督張儉,拜見太子殿下。”
接著他又轉身看向杜荷,也朝他微微抱拳行禮。
“拜見杜尚書。”
別看他的大都督官職比杜荷的官職高,可他當前麾下什麼也沒有,只是空有一個名頭罷了。
而杜荷可是正兒八經的工部尚書,更是太子麾下的寵臣。
因此儘管張儉心裡現在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