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和兩會議員起立,向皇帝山呼。
李承乾走到臺上,面向朝,雙手虛扶:“諸愛卿平身!”
“賜坐!”
承乾坐下,一眼掃過大廳。
七百多議員,幾百官員,一千多人坐在大廳,濟濟一堂。
不對。
有些不太對勁。
仔細看,承乾也發現了今天議員的坐席還有百官的坐席不對。
左右分開,涇渭分明。
左邊是新黨,右邊是保皇黨。
這是什麼意思?
內侍太監王承恩上前,高聲宣讀關於朝廷在倭國發現特大銀銅礦一事。並宣佈皇帝的開發打算,倭國正式納為大唐的一個直轄道,名扶桑道。扶桑道做為朝廷直轄道,則所有礦產皆歸朝廷所有。
現在這兩礦由皇家發現,因此皇家擁有。
皇帝現準備出售四成礦產份額,由議員們認購,然後共同開發。
許多官員和議員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件事情,紛紛為如此巨大的礦儲而驚歎。
匹夫無罪,懷壁其罪。
擁有這麼大的銀銅礦,朝廷不打倭人還見鬼了。
更何況,他們此次有冒犯大唐無禮之舉,更是給了大唐發兵的理由。
眾人對於皇帝願意拿出四成股份來給大家認購,也都很熱情,這麼大的礦產,起碼能保證兩三百年的持續開發,認購股份也就能成為家族幾百年的穩定進項。
“現在,此議案交由兩會代表決議!”
承乾頭一次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兩會議員們決議,而不再是隻給科院審議。承乾認為,科院的六科參議員,早就被張黨拉攏了,他們就是張黨的人。
如果由科院來審議,結果肯定是更利於張黨。
他讓兩會所有代表來審議,甚至不只是讓科院來審議,七百多名代表,每人一票。
大廳裡,一時眾人交頭接耳,都很興奮。
馬周秦瓊等交換眼神。
許敬宗起身。
“臣翰林學士許敬宗有本啟奏!”
承乾皺眉。
可今天這場合,也不能不讓他說話。
“許愛卿請講。”
“啟奏陛下,臣對之前所宣讀之事有幾個疑惑不解之處。首先,請問陛下,這倭國發現特大銀銅礦產之事,可有真憑實據,由誰發現,在哪發現,具體的儲量都如此清楚,又是如何測知的?”
王承恩上前,替皇帝代答。
“許學士,關到如何發現倭國礦產一事,其實也是說來湊巧。殿中省和太府寺、少府監有一支聯合堪探隊,四處堪探礦產。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國,他們也隨著東渡倭國,然後聽聞了關於一些倭國礦產的訊息,然後前往實地堪探,終於證實發現了這兩大礦產!”
大唐原有六省,除中書門下尚書三大外省,還有三個內省。秘書省管理圖書典籍,內侍省為內傳宦官機構,管理宮廷事務,殿中省則是負責皇家宮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諸事。
少府監是皇家掌管手工業製造的機構,太府寺掌錢穀金帛等庫藏。
王承恩說這幾家機構聯合在日本堪探到了大礦,聽起來似模似樣。
“王太監,此事不實吧。據某所知,此次發現的兩大礦乃是由東海聯合礦產所堪探的,我這裡還有詳細的發現證據,可以充分的證明,這兩礦是由他們發現的,並且關於儲量等等,都是由他們做出的結論。我能拿出這些證據來,請問,王公公能拿出同樣的證據來嗎?”
王承恩開始扯皮。
反正他只要咬定,這官司也是打不出結果的。
“許學士,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皇家的堪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