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後山,常年四季,都有低低的陰雲籠罩。
後山懸崖之下,方圓不過十來丈的虯龍潭,更是籠罩在濃密的雲霧之中,看不清全貌。
這裡人跡罕至,偶爾有尋幽探險的遊客,來到這虯龍譚附近,也終究泱泱而返,看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崑崙後山2o公里外,有一個小村子。
有村民聽過崑崙後山,有雷霆一般巨大的聲音出。
有人說那是龍的聲音,虯龍譚由此而得名。
此時此刻,道和子率領崑崙山2o餘名弟子,跪在後山山腳,已經過12小時了。
頭頂一縷縷流雲飄過,空氣中十分溼潤。
山腳下的灌木叢,顏色鮮綠,充滿了旺盛的生機。
這般情景,在任何一個山川,都能看得見。
然而這裡的一草一木,看在道和子等人的眼中,都充滿了神聖之意。
不為其他,就為隱居在這裡修行的祖師爺乾坤子。
山不再高,有仙則名,水不再深,有龍則靈。
乾坤子的修為,哪怕已經接近半步金丹的道和子看來,也是深不可測。
崑崙山的基業,其實有大半,都寄託在這位祖師爺身上。
只要乾坤子不倒,崑崙山雖然受到了少許挫折,卻不算什麼,終究能夠再來過。
道和子帶頭跪在前面,默默地看著半山虛空,臉上全都是虔誠之意。
其他的弟子,也都是如此。
眾人上了楊飛的生死簿,唯一的指望,便是這位祖師爺出手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白虹,從千丈之高的後山山頂垂了下來,形成一座拱橋。
一個宏大蒼老的聲音,從山頂傳了下來。
“關於飲雪樓的所有事情,我已盡數知悉,你們上來吧。”
道和子感激涕零,這後山看似有花有草有路,但這一切只是幻象而已。
他知道,如果師祖不願意見自己等人的話,哪怕自己在這後山徘徊一個月,也休想爬到後山山頂。
道和子不敢站起,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方才站起來。
他帶著2o餘個崑崙弟子踏上了白虹之橋。
那白紅看似是雲霧,虛無縹緲,然而卻無比凝練,堪比金石,眾人踩在白虹之上,穩穩當當。
這便是元嬰期修士的能耐啊。
修士的自身金丹,凝聚三魂七魄,進一步突破,形成了元嬰。
元嬰的神念與天地元氣合二為一,在一定的領域之內,能隨便操控天地元氣,化為萬物。
這一座長虹,便是乾坤子的元嬰,凝聚天地靈氣所化。
如果元嬰期修士還能進一步突破,元嬰成長為成人,那便是赫赫威名的化神期修士。
化神期修士比起金丹期修士來說,可以元神出竅,天下遨遊,朝遊滄海,暮回崑崙。
化神期修士的壽命更長,可以達到四五百年以上。
就算身體腐朽萎縮,元神也可以奪舍重生。
道和子一邊走著,一邊對乾坤子的神通手段,暗暗驚歎,無比敬仰。
楊飛雖然強悍兇惡,但是他在自己這位師祖乾坤子的面前,不過是螻蟻一般的人物而已。
想到這裡,道和子的精神振作了許多,加快腳步向山頂走去。
後山山頂,兩顆老松,傘形的樹冠亭亭如蓋,十分濃密。
老松四五百米之後,便是後山千餘丈懸崖。
那雲霧飄渺中,一陣陣奇怪的長嘯聲,從懸崖底傳了上來,隔這麼遠,眾人都感覺一陣陣毛。
此時此刻,兩棵老松的樹下,已經盤膝坐了一箇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面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