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放高利貸最大的風險,就是無法要回爛賬,而且極易扯皮。
很多時候,放貸的猶大人,都需要準備一批打手,好上門討債。
在大秦養打手顯然做不到,可眾人也沒想到,大秦的府衙竟然是站在放貸者一邊,無需養什麼打手,只需要狀紙遞給府衙便可。
有了這件事作為基礎,賈森便預設自己族人前往大秦放貸,一來二去,數千名資深高利貸商人,便一股腦兒去了大秦。
一年翻倍的神話,就在這兩年興起,有的人賺到了錢,便劃分了勢力範圍,這個郡縣獨屬於那幾個人,若是想去自己開發新的市場。
好在,大秦地大物博,馳道縱橫,去別的郡也非常方便,就這樣,數千名放貸的猶大人,分散在了大秦各處。
他們其中不少人,賺到了大錢,可貪婪讓他們想要賺的更多,並沒有機會帶回這批錢,繼續在大秦放貸。
可萬萬沒想到,這一次人財兩空。
賈森當然也心疼這一大筆錢,放在任何君王心中,那都是一筆鉅款。
可面對強大的大秦,賈森唯有吞下這顆苦果。
他掃視一圈,吩咐道:“聽著,我最後說一遍,這件事不要再提,等到我們站穩腳跟,時機成熟之後,一定會讓秦人百倍還回來!”
這不是賈森誇大其詞,猶大人有這個本事,無論他們去往任何國家,都會變成最為富裕的一批人。
賈森相信,不管是羅馬也好,還是大秦,上層的君王就算再賢明,下層的官員之中,總有庸才。
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一定能和這些人打成一片。
面對賈森的叮囑,臺下的眾人沉默了,他們心中十分不甘,可賈森說的也有道理,沒人敢輕視大秦的武力。
眼下,最為重要的,是應對大秦的怒火。
費亞娜已經北上,賈森要做的,便是漂漂亮亮打贏這一仗,讓大秦瞧瞧,猶大人可不是好惹的。
想到這,他立刻叮囑道:“再派人去查查,費亞娜的軍隊到哪兒了,這段時間,城內大秦的商隊全部滯留,不要放行,有人問就說要打仗了,我們也沒辦法。”
此言一出,臺下的眾人一喜,巴比倫本身就是絲綢之路的要道,所有前往西方的貨物,都是在這裡中轉途徑小亞細亞。
他們大多經商,知道每耽擱一日,對那些行商會造成怎樣的損失。
頓時就有人起身應道:“大人放心,這就去辦,城內的秦人商隊,先在這待上三個月吧!”
賈森微笑著點了點頭:“去辦吧,注意分寸,別鬧出紛亂來。”
……
:()大秦:三歲聖孫,我教始皇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