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然停下,而後竟然重新蓄能,電光繚繞中,不到兩秒鐘,再次爆發!

而這一次飛船卻不再停止,而是藉助反作用力,直接加速、逃離!

而這,僅僅是一艘飛船。

要是縱觀所有的華夏艦隊,就會發現,這一個厚度千萬公里、延綿20億公里的攻擊艦隊。20億公里什麼概念?木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也就是7。8億公里而已!

此刻這麼多飛船、排成這樣龐大的陣列,一瞬間爆發的攻擊,甚至點亮了太空。所有的飛船瞬間加速,而後猛然撤退。整個過程整潔有序!

能量爆發兩次,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月牙形狀攻擊,一前一後;可以想象。就算是狂戰文明提前做好了準備,面對兩撥傾盡全力的進攻,也必然會有所損傷。

尤其是現在華夏文明的進攻手段,不再是傳統的能量攻擊,而是一種從黑洞探索中學習到的伽馬射線技術。一種非常規的存在,其本身就是超越光速的存在。因此,如果現在看太空,會發現,什麼光芒都看不到;只有太空中一些細小的雜物等,會偶爾閃爍出光芒——被能量炮給擊中了。

但更多的。太空中依然是一片漆黑!

如今的能量炮本身就很少散射光芒,這是科技的進步;同樣太空中因為太過純淨,所以也難以有效的“散射”光芒;加上攻擊是超光速運動,更加難以辨識。因此,發射過後的太空。看起來依然幽暗,要不是那偶爾閃爍幾下、幾乎看不見的光點,誰知道這裡有兩撥強大的攻擊!來自五級文明、200萬飛船發射的死亡鐮刀,長達20億公里!

但要是技術足夠發達,那麼就會檢測到太空中的空間波動,會發現太空中的空間,彷彿有兩道正在前進的暗流,攜帶著瘋狂和死亡的狂濤。

而發射了兩次射擊的華夏艦隊。根本就不看結果,掉頭就走。走的那叫一個乾脆利索。而且,華夏的撤退並不是沒有方向的;華夏現在的撤退方向。竟然是……靠近狂戰文明本土!

這在一般人看來,既然被發現了蹤跡,那麼立即遠離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距離狂戰文明本部越遠,星際空間就越是廣袤無邊,就越方便隱藏——當然也就越安全!但這就是華夏的戰爭智慧,反其道而行。

是啊。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那樣”想,那麼我們卻非要“這樣”做。就算是前方的太空已經散佈了大量的探測器又能如何。剛才的瞬間,已經將大致的情況偵測清楚了。

是的。當時在狂戰文明設計的時候,是沒一千萬公里就排列一個探測器,最後形成一張平面的網狀結構,在太空中前進、推移,以便於掃雷、咳咳、掃出侵略者的艦隊。

但是有一樣卻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隨著球體結構的向外擴散,探測器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更別說探測器在發射的時候,因為不是同時生產出來的,而是分批次生產和投放,就不可避免的有漏洞產生!

要說狂戰文明的想法不錯,但奈何這些探測器功能實在是太單一了,而華夏方面又是蓄謀已久的典型,結果就不用說了。

艦隊分散、再分散,而後化整為零,悄然的逼近狂戰文明的近距離上。很快,竟然突進到了狂戰文明本土10光年範圍。

在這個範圍上,甚至可以分析捕捉光線,來對狂戰文明的本土等情況,進行大致的計算和復原等。

也許這些光線都是十多年前的、也許這些光線已經很脆弱、也許都已經朦朧,但沒關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技術和完整的技術底蘊。

各種儀器將光芒掃描了一遍又一遍,而後再從太空中捕捉一些電磁波等等,就算是科技很發達了,但一些民用的技術等,還是不可避免的使用低階的電磁波等技術。不過,確切的說,優秀的電磁波技術本身,並不能說落後,只能說使用的手段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