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親屬之後,是靈柩和執紼人員,宋傾齡乘坐青玻璃馬車隨靈柩行進。

沿途上空有3架飛機緩慢飛行,空撒遺像,在前門的馬道上,每隔5分鐘鳴放禮炮一響。

林子軒隨著隊伍前行,感受著周圍濃重的悲哀氛圍,他在心裡默默的祝福。

先生,一路走好!(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

正如宋子聞等人所料,孫仲山剛剛過世,不少報紙就開始批判起來。

上海的《時事新報》就刊登了如下的辛辣評論:“孫聞今日死矣,實則死者止其形骸而已,至於其精神,吾以為則死已久矣。”

北平的報紙則更為直接和犀利,在一片悲痛和緬懷中,出現了諸多對孫仲山不利的評價。

這些報紙沒有否定孫仲山推翻清朝政府的功績,也沒有抹掉他為國家所做的貢獻,他們攻擊的要害是孫仲山和蘇聯的合作。

自1923年起,孫仲山經過思考,制定了聯合蘇聯的路線。

這個他晚年推行的方針一直受到不少人的批判和質疑,就連廣州國民政府內部都有不同的聲音,只是這種聲音被孫仲山強勢壓了下去。

隨著他的離世,這些聲音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現。

報紙上批評孫仲山要打倒帝國主義,不向外國列強屈服,可自己卻和蘇聯合作。

他們認為孫仲山把中國的希望放在蘇聯身上,推行蘇聯的政策並不可行。

這些報紙大多具有資產階級性質,背後都有軍閥和政客支撐,代表著一方勢力,在這個時候,自然不遺餘力的毀壞孫仲山的名譽。

所謂蓋棺定論,指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到死後才能做出結論。

孫仲山還未下葬,這些人便急不可耐的跳出來批判孫仲山,有著各自的利益考量。

首先是北洋政府擔心孫仲山在民眾中的威望,北洋政府和廣州國民政府之間還處在對峙階段。北洋政府絕不會把手中的權利拱手相讓。

其次是中國不少政治人物對蘇聯的警惕,特別是西方國家支援的勢力。

林子軒不想牽扯到政治的漩渦中。卻也不得不做些什麼。

他覺得對於孫仲山功過的評判不必急於一時,以後有的是時間。人死為大,這種做法有違中國的禮儀,對於死者極不尊重。

他把《世界晚報》和《世界日報》的頭版空出來,只用黑體大字寫了兩行字。

“孫仲山先生,永垂不朽。”

連續七天皆是如此,直到19日孫仲山的靈柩轉到中央公園。

孫仲山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亞洲最早的共和國,值得這個評語。

他還在新月社和現代評論派內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我覺得,對孫仲山的評價可以先放一放。他對於這個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值得尊重,沒必要這麼快就蓋棺定論,是非對錯自然有後人評說。”

新月社和現代評論派是較為鬆散的組織,傾向於資產階級自由派。

不少人對孫仲山的主張並不認同,林子軒也不想強制他們聽從自己的意見,只是讓他們等一等再說,在這個時期以悼念為主。

他的意見雖然沒有讓所有人都接受,卻也影響了一些人。

在這次批判孫仲山的聲浪中。新月社和現代評論派的人參與的不多。

林子軒在報紙上發了長文,主要說了孫仲山對於中國的貢獻,文章的最後,他引用了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中的語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先生為國家和人民而死。便是比泰山還重。”

3月19日,孫仲山的靈柩轉移到中央公園。供人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