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董不凡記得老媽曾經說過,曾經他們剛結婚的時候,老爸和老媽直接就去蘇市了。可能是年輕人考慮的少,跟家裡的聯絡很少,那時電話也少,急事拍電報,平常聯絡用信件。
好長時間沒有給家裡寫過信,家裡二老很是擔心,以為兩個小年輕沒錢寫信了,還讓在鎮上開店的三姨專門寄過信紙和一些錢,也怪當時沒有交代清楚,光給信紙和夾著的錢了,就是沒寫字。老爸收到的時候,信件不知什麼原因就像被吃了一口似的,裡面的信紙都被裁了一個大口子,錢也沒了,這時老爸和老媽才知道好久沒有跟家裡聯絡了。
姥爺更是在某次喝醉的時候在地裡看到一個神似老媽的女孩大喊“曉英、曉英”嚇得人家大跑,要不是旁邊的姥姥拉住非得攆上去。後來老媽聽說了大哭一場,加上董不凡出生了,在蘇市老媽工作機會也不多,就回到了老家。
看著姥姥吃著從蘇市帶回來的糕點,滿臉滿足,董不凡一陣開心。等了沒多久,三個姨媽姨父,兩個舅舅妗子都過來了,帶來了一堆吃食,二舅是遠近聞名的廚師,做飯的活交給了他,旁邊就是兩個妗子打下手。
新來的幾個親戚都圍在高爾夫旁邊,評頭論足,感嘆道董不凡老爸是發了。老媽王曉英在旁邊謙虛到:“哪有,不過是保國運氣好罷了。”好在董不凡的親戚沒什麼極品的,都知道輕重的,沒有出現在打臉借錢環節。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吃了一頓。
下午,董不凡一家三口開車回到村裡,又是驚豔了一群村民,大家都知道董不凡老爸在外地工作,沒想到,還有這實力買車。對於諮詢的人一概以炒股賺的搪塞過去。畢竟現在,大家的理解中炒股可不是什麼好營生,跟賭博沒什麼區別,也就沒什麼好好奇的了。
回到自己家,老媽看著熟悉的院子說道:“凡凡,咱們前面的院子還要蓋房子嗎?以後咱們住的少了,蓋了不就浪費了嗎?”
董不凡說道:“隨你,想蓋就蓋,咱家不差那點錢。”王曉英默默無語,問過姥爺後說道還是蓋起來吧,畢竟這裡是老家,外面再怎麼好,這裡還是個根。
董不凡也沒反駁,就讓老媽自己安排去了。董不凡回到自己住的房間打掃了一下,然後找出全部的初中的的課本,檢視了一下,還好沒有缺頁什麼的。出門在村裡轉了轉,給大伯和幾個叔叔家送了些菸酒糕點,就回來了,兩個姑姑家要到明天拜訪了。
晚上,董不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氣氛溫馨而愜意。二凡更是說著今天回到村裡和小夥伴吹牛的過程,搞得一家笑語連連。
第二天,董不凡早早起床,開著車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前往姑姑家(別問未成年人怎麼開車,問就是地處偏僻,別說交警了,整個鎮就倆警察,況且離得也不遠,走的都是鄉間小路)。姑姑們熱情地迎接了他,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董不凡將城市裡的新鮮事分享給她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村子裡待了幾天後,董不凡又要回城了。因為他還要看著期貨賬戶,英語也要在網上學習,否則口語那關過不去。
老媽王曉英還要聯絡蓋房子的事情,就和還沒到開學時間的二凡留在了村裡。董不凡獨自坐上了開往縣城的客車
回城後的生活開始了緊張的學習節奏,董不凡複習初中課程,準備自學補上之前落下的知識。偶爾練練樂器,用學到的樂理知識把前世自己:()重生從中考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