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為先鋒,麾下十三太保齊出,以排行第五的羅鐵鑫為中軍,領騎兵六萬、步兵十萬,浩浩蕩蕩殺向京都。
他並未公開造反,也沒有傳檄文,悶聲不響地穿過了漠南草原,進入夏唐境內。路過鎮遠關的時候,他特意給前守將馬玩掃墓,以示哀思。
羅飛在軍中威望極高,大小關隘守將望風而降。他兵不血刃,進展神速,直奔京都北郊。
京都城內,氣氛一時之間變得異常緊張。王道林匆匆趕回宮中,與宰相楊宇軒及王衛本、韓明軒兩位大臣緊急商議對策。宮殿內,燭光搖曳,四人面色凝重,商討著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
“怪我。”王衛本長嘆道,“應該聽太傅大人的。這下激怒了羅飛,朝廷什麼制度都維持不下去了,只能集中精力對抗北邊的威脅。民生凋敝如此,我應該當全責。明日早朝,我向陛下請罪。罷職去官、滿門抄斬我都認了,三位大人切勿為我說話。”
王道林搖頭道,“話不是這樣說。安撫得住今天,也難保他明天不造反,怎麼能怪罪到你的頭上?只是他來得早、來得快,我們措手不及。”
楊宇軒贊成王道林的說法,“就是有罪,現在也不是論的時候。得趕緊想辦法退敵。”
王道林在來的時候已經猜到是什麼事情了,路上一直在思考對策。
韓明軒不太知兵,只知道羅飛是騎兵,勝在機動性和衝擊力,野戰能力極強,但攻城能力有限。於是他試探著問道,“不如將京都四門關閉,堅壁清野,等羅飛騎兵來攻?依託京都的城牆和守備工事,羅飛應該打不進來。時間久了,他自然會退去。”
楊宇軒望向王道林,等著他的決策。
王道林思索良久,緩緩說道,“有道理,但不能這麼做。堅壁清野對百姓傷害太大,也會極大地影響士氣和民心。要迎戰。先打疼他,才能逼他退兵。”
“怎麼打?”韓明軒憂心忡忡地問道,“羅飛和譚德、張玉麟並列,極善用兵。他麾下騎兵,堪稱天下無雙。出城作戰若是失敗,可能連京都都守不住。”
王衛本道,“太傅大人所言有理。羅飛不過一武夫而已,也敢拿朝廷的邊軍來攻伐京都?軍心必然不穩,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讓楊雄帶著八萬守備軍出戰,即便戰敗了,剩下的守城還是綽綽有餘。”
王道林搖了搖頭,指著地圖上說,“所有部隊,全部出城作戰,包括宮中禁軍,城中只留陛下親衛三千。”
此言一出,楊宇軒等人瞪大了眼睛,心跳加速。
:()霜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