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松陽書院(二)

松陽書院整體鬧中取幽,東望有良田,北靠有高山,青山綠水間似有乾坤正氣和文風鼎盛之感。

陳行寧和盧清祥一起到丙班報到。

剛入學堂,陳行寧便感覺到了那種世家子弟帶來的壓迫感。

黃班裡的學子大多跟盧清祥一般大小,甚至有比他更加年輕的。

好些人對他的眼神是打量的,是不屑的,甚至有嘲諷的,這些人的目光在掃視到盧清祥時又是另一種眼神,有羨慕有和善還有嫉妒!也有少部分人的眼神平和中正,對他倆都友好笑笑的。

丙班的先生姓蔣名煊,蔣先生將兩人安排到了後排一起。

陳行寧與盧清祥一起走至學堂後方,路過一人時,他明顯看到了對方扇著鼻子,那鄙夷之色怎麼都藏不住。

陳行寧說完全不在意,那也不可能,畢竟他也才二十二而已,但很在意也說不上。

他覺得真正世家大族的重要子弟大部分會像盧清哲或者盧清祥一樣,有教養有氣度,仁愛之心不敢完全保證,但大部分都有體諒之意。

而那些對底層百姓完全漠視甚至厭惡的人又能有多大的出息,也許有祖輩餘蔭,但不能做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餘蔭也管不了一世的。

更何況他比這些人都年長好幾歲,何必跟他們去爭些什麼,他到松陽書院來最主要的就是學習。他言任他言,明月照我心。

蔣先生已經是舉人了,他是耕讀之家出生,世家及不上,但家族之力讓他可以進府衙做個小吏,不過蔣先生覺得小吏會讓他的精神虛耗在各種雜事和人情世故之中,他便不是很樂意。

因早年跟蘇院長結識,蘇院長也惜其才華,故帶他進入了書院教書,他一直都帶著新生學子班。

他帶過有好多學子走入天地玄黃班,也有很多學子覺得讀書清苦而半途荒廢,他的學生有世家,也有耕讀還有寒門,只是寒門相對少一些罷了,所以他並不覺得陳行寧特殊。

陳行寧在松陽書院的第一堂課就是蔣先生主講,娓娓道來,深入淺出,他甚至一度聽入迷。這跟曾經的鎮學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先生會結合具體事例說古道今,很多事例都是底層百姓接觸不到的。這便是世家和百姓之間知識層面的斷層。

下課後,學子們陸續離開教室。

陳行寧正收拾書本,盧清祥湊過來輕聲說:“陳大哥,莫要把方才那些人放在心上。”

陳行寧抬頭笑道:“無妨,我不在意。清祥,一會吃完晚食去藏書樓如何?”

“啊……陳大哥,你不累嗎?”

“還行,不是很累。”

“我想休息休息。”

“那我便自行前往。”

這時,蔣先生走過來,拍了拍陳行寧的肩膀說:“今日課上看你聽得認真,可有不懂之處?”

陳行寧恭敬回道:“先生講得極為透徹,學生拜服,暫時沒有什麼問題。”蔣先生微微頷首,又叮囑幾句關於書院的規矩後便離開了。

兩人拜別蔣先生。

吃完晚食,陳行寧獨自去了藏書樓,藏書樓門口有一先生正認真看書,見人來便查閱學子班籍,發放通行令牌。

陳行寧本欲直接上二樓,被二樓門口的先生告知無許可權,他返回一樓開始學習。

藏書樓只對書院學子開放,分為上下三層,甲乙丙丁四班學子可以進去入第一層,地玄黃班可以進入第二層,而天班則可以進入第三層。

陳行寧現在只能在第一層參閱,但這第一層的書本也讓他歎為觀止。

從史冊到詩集,再到遊記甚至還有一些話本,陳行寧從進門的書架上取了一本,乃是山川遊記。

這類遊記為本院學子游學時記錄,多為當地當時實時風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