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章由勝利者書寫”,這句簡短卻意味深長的話語常常被用以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歷史記錄時常遭受著來自勝利者或是權勢人物的主觀性影響。
首先,讓我們深入探究一下“勝利者書寫歷史”這個至關重要的觀點。它的核心意義在於,一旦勝利的天平傾向某一方,掌握局勢的人就會獲得書寫歷史篇章的絕對權力和主動地位。當這些人品嚐到勝利的果實時,一種無法抑制的衝動油然而生——他們迫切希望藉助文字來精心描繪自己的光輝形象,將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誇大到超乎想象的程度。與此同時,對待那些失敗的對手,他們往往會毫不留情地加以貶低,甚至故意忽略對方的貢獻,而對其所犯下的錯誤則大肆渲染。這樣一來,歷史的記錄就在勝者手中的筆桿下產生了顯著的偏差。
其次,我們把目光集中到主流史書的編寫流程上來。在某個特定的時代環境和地理區域內,勝利者穩穩地握住了主流史書編纂工作的控制權。這種控制不僅體現在對史官的任命和選擇上,還滲透到了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篩選等各個環節之中。由於勝利者處於統治地位,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歷史的面貌,突出自身的功績和合法性,同時淡化或掩蓋不利於自己的事實和事件。因此,主流史書中呈現出來的歷史畫面往往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難以完全真實地反映當時社會的全貌和各種複雜的關係。這些史書絕大多數都是由官方機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精心籌備並且有條不紊地組織眾多學者和史官來共同撰寫完成的。它們的根本意圖十分明確且毫不掩飾,那就是要不遺餘力、窮盡一切手段去突顯勝利者的偉大功績和卓越成就,讓世人皆知勝者的榮耀和光輝事蹟;與此同時,對於那些被視為敵對勢力的一方,則採取各種方式進行貶低、汙衊甚至惡意抹黑,從而營造出一種非黑即白、勝負早已註定的歷史認知氛圍。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深入探討一下關於歷史客觀性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了。雖然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聲稱“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一觀點,但不可否認的事實卻是:歷史絕對不是那種毫無摻雜、完全客觀中立的存在形態。實際上,真正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所謂歷史,往往是經過後代人反覆的歸納總結、細緻梳理以及精心編輯創作之後才最終展現出來的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後續參與到這項編撰工作中的人員,極有可能本身也是新一代的勝利者或者擁有著超乎尋常強大權勢的人物。如此一來,他們所留下來的有關歷史的種種記述和描述,自然而然也就無法避免地會深深地打上個人主觀意識的鮮明印記。
這種主觀性因素的強勢介入,猶如一層濃厚無比的重重迷霧,徹底將原本應該清晰明瞭、一目瞭然的歷史真實面目嚴密地遮蔽起來,使得歷史真相越發顯得朦朧模糊、神秘莫測、令人難以準確把握和理解。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以一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嚴謹且審慎的態度,去勇敢地踏上那條充滿荊棘與迷霧的探尋歷史真相之路。這條路註定不會平坦,而是猶如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的羊腸小道般崎嶇難行,但我們不能有絲毫退縮之意。每一步都需要我們深思熟慮,因為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陷入無盡的迷茫之中。
並且,對於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所獲取到的各種紛繁複雜的資訊,更是要進行深入而又細緻入微的解讀與剖析。這些資訊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亦或是關鍵的線索,只有透過我們敏銳的洞察力和縝密的思考力,才能夠將其一一揭示出來。
當我們把目光轉向那些曾經在歷史舞臺上黯然落幕的失敗一方時,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現象便如同一幅畫卷緩緩展開呈現在眼前。那就是,失敗者往往處於一種極為被動的境地,他們通常很難擁有直接去書寫或者顯著影響歷史記錄的能力以及寶貴機會。
他們的聲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