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十七年,大夏的格局變得翻天覆地。
首先,正如林蕭等人預料的那樣,大夏次相錢宇赫扶正了,在藺松死後的半個月,正式繼任宰相,為宣武朝第二任宰相,大夏開始進入了錢宇赫的宰執時期。
其次,朝堂三大派系之一的藺黨遭到了重創,失去了藺松的他們,由朝堂原本最盛極的派系一下子變成了墊底的存在,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再次,也不出林蕭的所料,林氏商號在中都和大夏其它地方的商鋪和產業果然遭到了打擊,要麼就是有各地官府找茬、要麼就是一些商人聯合起來打壓等等手段,讓得林氏商號在北疆以外的商鋪一度生存困難。
甚至,身在中都擔任縣令的林業都遭到了重壓,讓他在中都如履薄冰。
當然,這種打壓的背後主要來自瑜王一系的主使。
瑜王一系有了太子之位,真可謂盛極一時,許多大臣紛紛投向了他們,讓他們一度成為了朝廷的第一大派系,這也讓他們膨脹得不行,越發肆無忌憚地打壓異己,而與武驊有仇的林蕭自然就避免不了,心胸狹隘的武驊很是重點關照了一下與林蕭有關的人和產業,趁機報復!
不過好在,林蕭反應迅速,及時讓夏瑾撤回了各地的重要資產,這才沒有遭受過重的損失,也就苦了在中都的林業了!
最後,那就是大夏真正的大變了,是來自錢宇赫的!
錢宇赫上位之後,就跟換了個人一樣,一改以前在藺松身後唯唯諾諾的隱形人形象,開始強硬處理國事,大刀闊斧的對大夏進行大改革。
他先是強硬的清理了一遍政事堂,讓政事堂變成了他的一言堂,然後透過政事堂制定律法,開始進行改革!
這種改革涉及民生賦稅、商貿、科舉和軍隊等各方面。
民生賦稅方面:錢宇赫效仿了幽都路,將田賦、徭役和其他雜徵合併徵收銀兩,並取消人丁稅攤入田畝,全部按田畝數量和質量徵收賦稅。
商貿方面:再次增加了商稅,商稅的住稅和過稅由朝廷之前頒佈的每千錢算四十和三十,再同時增加五,變成住稅每千錢算四十五、過稅每千錢算三十五!
並且,他加強了沿海各港口的管理,增加了市舶司用於收稅。
此外,商貿方面還有一個重大變革,那便是食鹽的販賣由公轉為私,食鹽允許私營化,從此大夏不再有私鹽一說,人人都可以正大光明的販鹽,不犯法!
科舉方面:錢宇赫也是大刀闊斧,打破壁壘,允許商賈子弟參加科舉,官僚士紳階層子弟只要身中舉人者,便可以捐納的方式進行派官。
軍隊方面:精簡全國守備營,各州守備營最高不得超過五百人,並且消減邊軍,邊關除西部邊軍外,北部拒戎河防線的邊軍全部削減,只留部分守衛要地。
四個方面的舉措,皆是驚天動地,甚至有些是逆反古代思想,可謂是倒反天罡,不知道動了多少人的利益!
這舉措一出,很是讓世人重新認識了一下錢宇赫,真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就好像是窩囊了幾十年的人,突然顛魔爆發!
可是......就是這樣的舉措,竟然被執行下去了!
沒錯,就是被執行下去了,沒有什麼人反對的被執行下去了,很是順利,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宣武十七年七月份的時候,施行了半年多新舉措的大夏,發生了鉅變!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國庫有餘盈了!
沒錯,一直空虛的大夏國庫竟然有錢了!
新賦稅的施行,讓得土地所有者沒法藏人口那樣隱瞞土地,增加了賦稅。
商稅的增加,讓得稅收大增。
軍隊的精簡,節省了大量軍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