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章 誰的墳墓?

“相國息怒,呂布將軍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李儒見董卓生氣的直抓頭髮,不得已站了出來勸慰。

“呂布將軍所言,確實是基於為將者的角度,甚至提出了實實存在的問題,若是萬一,華雄將軍果真戰敗,對於我軍來說會造成不可磨滅的打擊,甚至一連串後續不可知的問題。”

李儒說了句站在呂布這邊的話,但話鋒一轉道:“然而,在下卻有不同見解。”

“李大人還請直言!”呂布見董卓默不作聲,又見李儒站出來,大概能猜到,估計董卓沒有第一時間出兵,他的義女婿肯定是又出了什麼主意。

但無論李儒有了什麼點子,在呂布看來都是不對的!

現在的形勢,唯一的正解就是即刻發兵!

其餘所有不發兵的理由,全是扯淡!

他並不是認為李儒不夠有智計,事實上看董卓短短時間就能夠走到現在的地位,就不會有人會覺得李儒是名過其實的謀士。

但就算謀略非凡的謀士,也並不代表他永遠都是對的。

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不犯錯的時候!

“當前時局,硬碰硬不是明智的選擇,縱然我軍擊退了關東諸侯,但付出的代價仍是不可想象,並不利於日後長久之計!”

“要知道,十八路諸侯是殺不絕的,我們可以做到擊潰他們幾十萬大軍,但做不到將這些賊首全部剿滅授首!他們只要能成功退去,仍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日後恢復元氣,定會捲土重來!”

“所以在下看來,上兵伐謀!各路諸侯表面上一條心,實則是各懷心思!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大義討伐相國,說白了還是為了個人利益,為了能佔多少地盤,能拿到多少東西!”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據守雄關,避而不戰,待時日一久,他們內部必定出現分歧,甚至兵戈相向!試問一個勢力,怎麼能有十八個可以說話的人?”

“如此一來,矛盾與不滿必定日漸滋生!我們只待等一個時機,等到他們內部腐朽潰爛!就可以不戰自勝!到那時再大軍征剿,一戰就可破敵!”李儒同樣嚴肅的緊,一雙眸子滿是精明。

由此可見,不出兵並非愚魯,只是李儒幾經思考過後,認為這個戰略才是對的。

“沒錯!咱家也認為李儒言之有理!就算後續真如奉先所言,前線告急,到那時再發兵,由奉先你統軍也不晚!咱家剛剛對你說的,都是發自肺腑。”

“這其中固然有李儒的建議,也有咱家的考慮,等華雄打出來一些聯軍的底子,再讓你出戰而勝!”

董卓無比自信,內心卻是想到,奉先啊奉先,咱家這是給你一場簡單的勝利立威啊!

你可得明白咱家的苦心!

待利用華雄完成了投石問路之舉,你再打勝仗不就簡單的多了嗎?

場上諸將,能說話的都點點頭,感覺呂布和李儒說的都情有可原,都沒什麼問題!

但他們內心還是更:()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