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章 交心之論

“而今,將軍有所求,相國便有所依,還望先前之事,將軍能早早忘懷。”

“每逢戰事必遭生死難關之抉擇,更何況十八鎮諸侯來勢洶洶,相國也懂得一著不慎恐有滿盤皆輸的風險,多有顧慮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下也不過盡分內之責,說出心中所想,但在下回去之後也曾多加思量,深感論戰場之局勢,恐將軍之敏銳要在我之上。”

帥帳之中,李儒直奔主題,先行勸慰一番,讓呂布不要因此事心生芥蒂。

呂布有著三分無奈,這種事無關於對錯,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非得論個對錯出來只會引發矛盾。

畢竟不是誰都有自己這般機緣,可以窺見歷史滾滾車流中的一抹陰影。

“李大人言重了,雖說本侯與你意見相左,相國也未曾當即採納,但本侯並不會往心中去,只希望日後我們能有更加精誠的合作。”

“再者言,董公對本侯如此厚愛,焉能因此而心生嫌隙?我呂布,豈是那種小肚雞腸之人?”

呂布因那一萬副戰甲旗幡的到來,心情十分不錯,非常爽利的就說些讓人愛聽的好話。

更何況,無論是當下還是日後,自己與李儒之間的故事恐怕不會那麼早結束。

沒有必要去刻意的針鋒相對。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呂布對於李儒這名謀士都是十分欣賞的。

一個能夠毒到不給自己留任何後路且智計百出的人才,放眼整座天下,也找不到幾個。

因為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私心,一定會有留戀和眷顧,或利益糾纏,或身家性命。

但李儒,並不在此之列,他可以為自己的主子奉獻出一切,而不去考慮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

“呵呵,將軍若真如此想法,那麼在下也就放心了。”李儒的臉色輕鬆了一些,又說道:“實不相瞞,在下已經在勸慰相國,令他起兵增援,可相國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算是我也很難去改變,還是要給他一些時間重新打算。”

呂布點頭表示理解,站在董卓的角度上,他當然想的是最好能夠輕鬆獲取勝利,讓華雄堅守至少數月後且看看情況,諸侯聯軍是否會內部生亂,繼而主動退去。

“還有件事,恐怕奉先將軍還不知,前線的華雄因不聽張濟勸告,私自領兵出關追擊,與那江東猛虎孫堅遭遇,導致敗了一陣,前不久,相國可是大發雷霆。”

“有此因在前,相信很快,相國就會改變部署。”

李儒將前線之事,盡數告知呂布,後者卻眉頭緊皺。

華雄居然如此著急,對敵人根本就沒有過多瞭解,貿然主動出擊,還好沒有捅出大簍子來。

應當說,還好沒遇到那後世“武聖”。

呵,武聖。

算算時間,既然先鋒軍已經抵達汜水關,那傳信的曹性,也應該快要到了才是。

只要華雄還沒狂妄到連自己的話都敢無視掉,這次實力獲得提升的西涼第一勇士,就不會敗的那麼慘,死的那麼突然。

“說到底,華雄還是領軍經驗不足,他沒有對付過中原地區的那些將領,只憑著一腔孤勇,和之前對付異族的手段,是很難討到便宜的,還需要多多成長,厚積薄發。”呂布也是感慨一番。

近一年下來,他對於華雄這個大老粗還是十分有好感的,如果用的得當,華雄將是一把無比鋒利且忠誠的尖刀。

因為他這個人,腹中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腸,又頗具實力,沒有哪個當主公的會不:()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