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只是如何迎戰,派出多少兵馬出城,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有人說:“總督大人,敵我雙方兵力相差太大,我認為我們應該儘量派出最多的兵力,如今我們城內有一萬人馬,派出八千最合適!三千重騎,五千輕騎!剩下的兩千步兵守城!”
又有人說:“三千輕騎,兩千步兵!”
各人有各人的建議和理由,咋一聽覺得都有道理,但實際上這些建議多數都沒有考慮到外部因素。
最後賽義德拍板道:“唐軍都是騎兵,我們的步兵只有兩千人,不能發揮作用!所以步兵留下守城,另外留下兩千輕騎以作不時之需,派出三千鐵甲重騎和三千輕騎迎擊唐軍!除此之外,還派人去昭武諸國和吐火羅,命令各地駐軍火速集結並向恆邏斯城趕來參戰”。
所有部將都站起來大聲應諾:“是,總督大人!”
唐軍在恆羅斯城外二十里紮營休息了三天之後,八月十八清早集結大軍向恆邏斯進軍,這三天來唐軍隨軍工匠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包括投石機、弩炮、床弩、攻城雲梯、攻城車和井闌。
隨著唐軍排成整齊的方陣向恆邏斯城逼近,城內的大食軍立即動了起來,他們在總督賽義德率領下出城迎擊唐軍,出兵三千重騎和三千輕騎,其中三千重騎排在中間,左右兩翼各擺一千五百騎,與唐軍在恆羅斯城外十里出列陣以待。
烈日炎炎之下,草原上掠過一陣陣清涼的微風,兩軍大纛、將旗和旌旗被吹得不斷飄起,彷彿聞到了死亡的氣息一般,幾隻烏鴉和禿鷲從遠處飛來在天空中不斷盤旋。
趙子良聽見烏鴉和禿鷲的叫聲,抬頭向天上看了看,然後看向兩裡外的大食軍陣,對身邊的勃勒罕傳令道:“傳我將令,五礎陸各部各出一千騎面對敵軍方向按照本部實力大小依照順序呈縱佇列陣左翼,本部兵力多者靠前,兵力少者靠後;五弩失畢各部同樣每族各出一千騎列陣右翼,排列順序依照五礎陸部;我軍三千騎兵列陣中軍,石國、拔汗那國大軍列陣於左後側山頭腳下候命!把本將軍指揮部搬到左後側山頂上,兩千步兵隨行護衛指揮部!”
“諾!”
趙子良的軍令釋出得很清楚和簡單,這些蠻人操控戰馬的水平又很高,得到命令的蠻族大軍們紛紛向左或向右策馬移動,很快唐軍軍陣就呈現出左右兩翼呈長長縱隊兵力雄厚的長方形軍陣,而中軍兩千唐軍步兵騎著戰馬排成十幾排橫排,儘管重新列陣時有些混亂,但是好在時間很短就平靜下來。
對方有三千重甲鐵騎,這種大殺器不是趙子良現在這些麾下軍隊可以擋得住的,趙子良騎馬跑到左後側的小山頭上,把指揮部設在這裡,這裡地勢較高,可以盡觀戰場全域性,及時調整戰術。(未完待續。)
第509章 陣前對話
唐軍竟然臨時調整了軍陣陣型,大食國呼羅珊總督賽義德本想趁此機會發動突襲,但是他卻又發現唐軍派來出戰的並非是全部兵馬,而是隻有不到一半,看來對方還由有預備隊,而且對方調整軍陣陣型的時間非常短,他這邊還沒有完全站住陣腳,士兵們的作戰士氣還沒有完全升上來,此時發起攻擊在時間上太過倉促了一些,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唐軍從容調整陣型,但他又不能全窺到唐軍陣型的奧妙。
雙方最終都準備完畢,沒有出戰任務而作為預備隊的唐軍全部集結在戰場左後側的小山腳下,山上是唐軍部署嚴密的步兵,趙子良的指揮部就設在這裡,他站在山頂一塊大石上用望遠鏡觀察著敵我雙方的準備情況。
上了戰場,不是說打馬上就能打的,軍隊佈置陣型需要時間、士兵們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