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將你從落魄的貴族,立為新的烏孫王,我果然沒有看錯人。”
霍安用力拍烏孫王的肩膀。
烏孫王在襲擊窩闊臺汗國以後,被窩闊臺、耶律大石俘虜,但他沒有背叛霍安,反而設法向霍安通風報信,在關鍵時刻棄暗投明。
幾乎整個烏孫國,在烏孫王的治理下,都是親近西域都護府之人,也就是說,烏孫國的幾個重要人物,全員演員。
從漢軍出現在伊犁河谷,就立刻得到四萬烏孫國騎兵補充遠征軍的規模,便知道,霍安佔領烏孫國以後,提拔了大量親近西域都護府的小貴族,取代以前的大貴族。
烏孫王有些感慨:“如果不是當初都護大人在舊王追殺我的時候,提供庇護,還出兵幫擊敗舊王,立小人為王,小人哪裡有今日。”
“以後我們再敘舊,當務之急,攻下阿力麻裡,恢復烏孫國,你仍然為烏孫王,享有部分特權。”
霍安給予烏孫王特殊的待遇。
在西域都護府遭到不少西域小國背叛時,作為演員的烏孫王無疑是一股清泉,幫助遠征軍獲勝,以他的貢獻,足夠繼續擔任烏孫國國王。
其餘的西域小國的國王被霍安找到藉口廢除,大量貴族被牽連,只有烏孫國、車師國算是例外。
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而背叛者,往往死不足惜。
“察合臺,你負責死守阿力麻裡城,待窩闊臺、蒙哥的援軍抵達,與我合兵,裡應外合。”
鐵木真撤回阿力麻裡,緊急補充了物資以後,打算撤出阿力麻裡,留下察合臺穩定人心。
外無援軍,任憑再堅固的城池,也無法防守。
鐵木真的策略,自己在城外給漢軍施壓,而察合臺,率領察合臺汗國的主力,堅守阿力麻裡,拖延漢軍主力。
“一旦窩闊臺的花剌子模騎兵、蒙哥的波斯騎兵到來,與我的騎兵聯合,再配合你的阿力麻裡大軍,足以擊敗漢帝國的遠征軍。”
“這一支遠征軍,人數不足二十萬,烏孫國的騎兵,戰力僅僅只有我們的一半,不足為懼。”
“阿力麻裡絕對不能失守,否則漢軍有了傳送陣,會立即從西域都護府甚至關內,調來大量軍團。”
鐵木真在急忙中,稍微向察合臺分析。
他的判斷也沒有錯誤。
目前,漢軍還沒有佔領伊犁河谷任何一座大型城池,只要沒有傳送陣,漢軍的補給無疑吃力,尤其是無法獲得援軍。
因為烏孫國是遊牧文明的緣故,不像西域都護府重視擴張城池,伊犁河谷的大型城池只有兩三座。其中,阿力麻裡是最重要的這一座城池。
只有統治這裡的察合臺才有能力穩定阿力麻裡的人心,憑藉八萬守軍,守住這座王城。
察合臺的額頭有汗水順著青筋流下——他竟然要獨自守城。
儘管有些不情願,察合臺還是選擇留下。
鐵木真的戰略沒有錯,總要有人守住阿力麻裡。
且不說阿力麻裡被漢軍攻陷以後,察合臺汗國被抹滅,大部分部落叛變,各座城池向漢軍投降。
僅僅是阿力麻裡的傳送陣被漢軍控制,一天可以從西域都護府或者關內傳送上萬漢軍來到伊犁河谷。
半個月,漢軍的規模可以增加一倍!
察合臺無法想象,如果阿力麻裡被漢軍攻陷,整個伊犁河谷會是怎樣的情況。
“用你的性命向我保證,堅守阿力麻裡三個月。”
鐵木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要求次子察合臺,向其提供保證。
這不僅僅是察合臺汗國的危機,同時也是蒙古帝國的危機。
四大汗國,失去一半,還是兩個對西域都護府有威脅的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