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繼續朝著目標前行。
張平看到三位師傅一直戴著斗笠,行動起來諸多不便,那斗笠雖說能起到一定的遮擋作用,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著實是個累贅。吃飯的時候,得小心翼翼地掀起斗笠的一角,還得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生怕被人瞧見了面容;喝水的時候,也得歪著頭,從斗笠的縫隙間把水送入口中,別提多彆扭了;與人交談時,因為斗笠的遮擋,聲音都彷彿變得沉悶不清,交流起來很是費勁。
張平心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得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平日裡就心靈手巧,有著未來人的思維,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他找來一些合適的材料,有豬皮凍,毛筆和胭脂水粉,還有一些用來裝飾和固定的小物件。然後,他坐在一旁,靜下心來,憑藉著自己的一雙巧手,開始精心地裁剪、縫製起來。
讓面具的觸感更加舒適,不會磨傷面板。接著,他又用筆在面具上畫出眉毛和臉色,既增添了幾分美感,又不會過於張揚。最後,把那些掛件巧妙地安裝在面具上,作為固定和調節的部件,方便師傅們佩戴。
經過一番忙碌,幾個樣式各異卻都能很好地遮擋面容的面具便製作完成了。張平把面具遞給三位師傅,師傅們接過一看,頓時眼前一亮,紛紛誇讚張平的聰慧和細心。他們戴上那面具後,感覺舒適了許多,行動起來也方便了不少,不再像之前戴著斗笠那般束手束腳了。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一路走走停停,朝著襄陽的方向緩緩前行。幾日之後,他們來到了南陽的一個鎮上。此時的鎮上,正是熱鬧非凡的時候,街道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小販們的叫賣聲、顧客們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息。
只見四個中年樣貌的人緩緩走過街道,他們便是喬裝打扮後的三位師傅與張平了。他們先是在各個攤位前駐足,仔細地採購著接下來路途上所需的物資。米麵糧油自是必不可少,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肚子才有力氣趕路。他們挑選著那些顆粒飽滿的大米、色澤金黃的麥子,還買了一些耐儲存的乾糧,以備不時之需。
療傷的藥物也是重點採購的物件,江湖行走,難免會磕磕碰碰,遇到個三長兩短的,有了藥物就能及時處理傷口,避免傷勢惡化。他們在藥攤前,認真地檢視每一味藥材,詢問著藥效,挑選著品質上乘的金瘡藥、解毒丸等常用藥物,還不忘買了一些製作簡易擔架的材料,以防萬一有人受了重傷,方便搬運。
備用的兵器也得準備著,雖說他們自身武藝高強,但兵器在戰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萬一遇到強敵,兵器損壞了,那就麻煩了。於是,他們在鐵匠鋪裡挑選了幾把鋒利的長劍、堅固的長刀,還有一些小巧卻實用的暗器,仔細檢查了兵器的質地和做工,確保都是上乘的貨色後,才滿意地付了錢。
而就在他們忙著採購的時候,街道上人們的閒言碎語卻如同長了翅膀一般,不斷地傳進他們的耳朵裡。眾人都在議論著京都王家遭逢的那場鉅變,那可是在京城有著幾百年基業的大家族啊,往昔是何等的風光榮耀,族中高手如雲,在江湖與朝堂之間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府邸更是修建得氣派非凡,雕樑畫棟,盡顯奢華與威嚴。
可如今,一切都變了。起因便是家祖王伯當重傷難治,這本就是一件令整個王家陷入陰霾的大事,王伯當作為王家的頂樑柱,他的重傷讓王家上下人心惶惶,往日的安穩日子一去不復返。更讓人氣憤的是,皇家之前好像跟他們有著某種約定,王家一直恪守著約定中的各項事宜,為朝廷也算是盡心盡力,無論是出錢出力,還是在江湖中維護皇家的威望,都不曾有過半點馬虎。
卻沒想到,皇家竟然背信棄義,毫無預兆地突然降旨,要將王家遷出京都,美其名曰是讓他們去雲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