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閃爍著光芒,彷彿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一般。
等到二嫂終於講完一段後,王秀蘭這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但臉上依然洋溢著興奮和欽佩之情。她激動地說道:“二嫂,您懂得可真多呀!這些事情我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呢,更別說想到其中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啦!要不是您今天跟我說,我怕是一輩子都不知道呢!”說著,她又忍不住點了點頭,似乎想要再次肯定自己對二嫂博學多才的敬仰。
柳青言輕輕擺了擺手,笑著說:“這些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過年嘛,就是要討個好彩頭。就像咱包餃子,這形狀像元寶,也寓意著來年財運滾滾呢。”說著,她拿起一個餃子,在手中展示了一下。
“原來是這樣!”王秀蘭恍然大悟,“二嫂,我以後得多跟您學學這些過年的習俗。”
柳青言笑著應道:“沒問題!過年還有好多好玩的呢,像一會兒咱貼完窗花,晚上放煙花的時候,要從裡往外放,寓意著把舊年的晦氣都放出去,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這時,一直在旁邊默默包餃子的大哥插了句話:“青言,你每年都把這些過年的事兒安排得妥妥當當,有你在,這年味兒都更濃了。”
柳青言笑著回應:“大哥,這都是大家一起的事兒,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才有年味兒。”她又看向一旁的孩子們,提高音量說道:“一會兒包硬幣餃子的時候,可不能讓小饞貓們瞧見了,不然這驚喜可就沒啦!”孩子們聽到這話,嘻嘻哈哈地笑起來,佯裝沒聽見,繼續擺弄著手裡的小麵糰。
一旁的大嫂也笑著說:“是啊,每年孩子們為了吃到硬幣餃子,都能多吃好幾個呢。”
柳青言點頭說:“孩子們吃得開心,咱這年就過得舒心。我還記得去年小虎吃到硬幣餃子時,那高興得又蹦又跳的樣子,可有意思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餃子在手下越包越多,濃濃的年味兒在屋子裡瀰漫開來 。
然而,就在今年張貼春聯之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老三由於某些突發狀況無法親身參與到這項充滿歡樂與儀式感的活動中來。於是乎,這次貼春聯的重任便落到了白逸堂的四弟肩上。只見他意氣風發地帶領著眾人,身上穿著一件嶄新鮮亮的藏青色棉襖,這件棉襖可謂別具匠心,其領口和袖口處皆精心繡制著精美的雲紋圖案,那細密入微的針腳猶如巧奪天工之筆,不僅展現出高超的刺繡技藝,更透露出濃郁的年節喜慶氛圍。
再看這位四弟,他整個人容光煥發、神采奕奕,身形筆直如松,昂首闊步間盡顯豪邁之氣概,每邁出的一步都似有千鈞之力,氣勢磅礴,宛如一位威風八面、氣宇軒昂的大將軍。與此同時,他那雙穩若泰山的大手正牢牢端著一碗用麵粉調製而成的漿糊。這碗漿糊呈現出一種均勻且誘人的色澤,濃稠程度恰到好處,不稀不稠。湊近一聞,還能嗅到一股淡淡的面香悠悠飄散開來,彷彿正在輕聲細語地向人們講述著過往那些純樸而又溫馨的過年故事,勾起人們內心深處對美好時光的無盡回憶。
這時,白宇軒像只歡快的小鳥蹦蹦跳跳地跑過來,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圍著四叔不停地打轉,嘴裡還唸叨著:“四叔,四叔,這漿糊能粘牢嗎?我看別人都用膠水呢,這風一吹,咱這春聯不會掉下來吧?”他一邊說,一邊伸手想要去摸一摸那碗漿糊,卻又在半空中停住,彷彿生怕自己的魯莽會破壞了這即將開始的貼春聯儀式。
老四哈哈一笑,那爽朗的笑聲在院子裡迴盪,他用手指蘸了點漿糊,在春聯背面均勻地塗抹起來,動作嫻熟而流暢,一邊塗一邊耐心地解釋道:“放心吧,宇軒!這漿糊可好使了,比膠水強多了,而且還環保。這可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一輩一輩傳下來,可不能在咱們這兒斷了。以前的人們過年,都是用這漿糊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