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都多了一份理解和敬意。
在菜園勞作的間隙,白敬安還不時被周圍的小事物吸引。一隻麻雀停在籬笆上,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好奇地看著這父子倆幹活。白敬安放下鋤頭,輕輕地走過去,想要近距離觀察這隻小麻雀。麻雀卻機靈地撲騰著翅膀飛走了,只留下一串清脆的叫聲。白敬安看著麻雀飛走的方向,有些失落,但很快又被菜園裡其他有趣的東西吸引。他發現了一隻小蝸牛正緩緩地在菜葉上爬行,便蹲下來仔細觀察,看著蝸牛那揹著重重殼慢慢挪動的樣子,他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邊柳青言也沒閒著,她走進廚房,準備把昨天剩下的食材做成美味的菜餚。廚房裡擺放著簡單的炊具,一個大大的灶臺佔據了廚房的一角,灶臺上放著一口烏黑髮亮的鐵鍋。柳青言繫上圍裙,圍裙上繡著簡單的花卉圖案,那是她結婚時母親親手繡的,多年來她一直珍惜著。她熟練地切著菜,手中的菜刀在案板上有節奏地跳動,發出清脆的聲響。鍋裡的油滋滋作響,隨著她將切好的食材放入鍋中,一股誘人的香氣瞬間瀰漫開來。
她想著中午給家人做一頓豐盛的農家飯,有紅燒肉燉粉條、醋溜白菜,再蒸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饅頭。紅燒肉是用自家養的豬的五花肉做的,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粉條是村裡的李嬸家自己做的,口感爽滑勁道。醋溜白菜則選用了菜園裡新鮮的白菜,口感清爽可口。饅頭是用自家磨的麵粉蒸的,麥香濃郁。柳青言一邊忙碌著,一邊在心裡盤算著飯菜的搭配,想著怎樣才能讓家人吃得開心滿足。
正忙碌著,鄰居王嬸推門走了進來。王嬸是個熱情開朗的人,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笑聲爽朗。“青言啊,過年好!我來借點針線,想給我家那口子縫補下衣服。”王嬸一邊說著,一邊走進廚房。她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棉襖,棉襖上打著幾個補丁,但都縫補得很整齊,一看就是個勤勞持家的人。頭上裹著一條深藍色的頭巾,頭巾的一角有些磨損,但依然被她整整齊齊地系在頭上。
柳青言連忙放下手中的活,笑著回應:“王嬸,過年好!針線在櫃子裡,您隨便拿。”說著,她走過去開啟櫃子,幫王嬸找出針線。兩人一邊找針線,一邊嘮起了家常。王嬸說起村裡老張家的兒子今年要娶媳婦了,正忙著籌備婚禮呢。她說老張家為了這場婚禮,早早地就開始準備,買了新傢俱,還把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就盼著能把喜事辦得熱熱鬧鬧的。又說村頭李大爺家的孫子考上了城裡的重點中學,一家人都高興得不得了。李大爺逢人就誇孫子有出息,還說要擺幾桌酒席慶祝慶祝。
這些村裡的新鮮事兒,讓柳青言聽得津津有味。她一邊聽著,一邊不時地插上幾句,和王嬸分享著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兩人聊得興起,廚房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王嬸還說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趣事,她當年也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做的針線活在村裡是數一數二的。她給柳青言展示了自己縫補的衣服,針腳細密均勻,很難看出補丁的痕跡。柳青言忍不住誇讚王嬸的手藝,王嬸笑著說:“這都是以前窮的時候練出來的,現在日子好了,可這些老手藝也不能丟。”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白敬安和白逸堂從菜園回來,兩人的身上都帶著泥土的氣息。他們洗了手,坐在飯桌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分享著上午的經歷。白敬安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自己在菜園的趣事,他說起那隻機靈的麻雀,還有慢吞吞的小蝸牛,逗得柳青言和白逸堂哈哈大笑。白逸堂也說起了自己年輕時種地的一些艱辛和趣事,讓白敬安和柳青言對過去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
柳青言則把和王嬸聊天聽到的村裡的新鮮事兒告訴了他們,一家人一邊聽,一邊討論著。說起老張家兒子娶媳婦的事兒,白逸堂笑著說:“這可是村裡的大事,到時候咱們都去湊湊熱鬧。”說起李大爺家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