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新鮮事兒
大年初四,晨曦初破,公雞那嘹亮的打鳴聲便迫不及待地在白廟村上空響起,緊接著,此起彼伏的叫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鄉村清晨特有的樂章。與此同時,偶爾響起的零星鞭炮聲,像是在為這新年的清晨點綴上活潑的音符,宣告著春節的熱鬧仍在延續。
白敬安的房間裡,陽光透過窗戶上那有些泛黃的窗紙,絲絲縷縷地灑落在屋內,在地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白敬安像是被這溫暖的陽光喚醒,又或是被窗外熱鬧的聲響吸引,一咕嚕從被窩裡爬了起來。他的臉上還帶著未散盡的睏意,但一雙眼睛卻亮晶晶的,滿是興奮。新年的每一天對他來說都像是一場充滿驚喜的冒險,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啟新一天的探索。
快速穿好衣服後,白敬安用力推開房門,清新的空氣瞬間撲面而來。那空氣中帶著些許冬日的凜冽,卻又混合著鄉村特有的泥土和柴草的氣息,讓他忍不住深吸了幾口。放眼望去,廣闊無垠的平原在眼前鋪展開來,像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大地毯。此刻,平原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霜,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宛如一塊巨大的銀白綢緞,在微風中輕輕顫動。
村子裡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佈著,大多是青磚灰瓦的樣式,屋頂上還殘留著昨夜燃放煙花的碎屑。那些五彩斑斕的碎屑,在陽光的照耀下,像是給房屋戴上了一頂頂彩色的小皇冠,為這質樸的鄉村增添了幾分俏皮與喜慶。屋簷下,還掛著幾串已經風乾的玉米和辣椒,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訴說著過去一年的豐收。
白敬安在院子裡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活動著筋骨,感受著新年的活力。這時,父親白逸堂從屋內走了出來,他的手裡拿著一把鋤頭,鋤頭的木柄被磨得光滑發亮,那是多年勞作留下的痕跡。白逸堂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看著兒子說道:“安安,吃過早飯和我一起去菜園,讓你見識下怎麼侍弄土地。”白敬安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原本就興奮的心情更加高漲,連連點頭,心裡滿是對菜園勞作的期待。
簡單吃過早飯後,白敬安跟著父親來到了院子後的小菜園。小菜園不大,四周用簡單的竹籬笆圍著,像是圈起了一片小小的天地。園子裡種著白菜、蘿蔔、大蔥等常見蔬菜,這些蔬菜在冬日的暖陽下,散發著勃勃生機。白菜的葉片肥厚,翠綠中帶著一絲嫩黃;蘿蔔纓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向人們展示著地下藏著的美味;大蔥則直直地挺立著,散發著辛辣而獨特的氣味。
白逸堂熟練地揮舞著鋤頭,將板結的泥土翻鬆,每一下動作都沉穩有力,帶著多年農耕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他的手臂隨著鋤頭的起落有節奏地擺動,額頭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白敬安也有樣學樣,拿起一把小鋤頭,站在一旁努力地幹著。一開始,他還覺得新奇有趣,動作輕快,但沒一會兒,他就感覺到手臂痠痛,氣喘吁吁,額頭上也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爹,這看起來容易,幹起來可真難啊!”白敬安擦了擦汗,忍不住說道。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對這項農活的驚訝和感慨。白逸堂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溫和地說:“種地就是這樣,需要耐心和力氣,你多幹幾次就熟練了。這土地就像人一樣,你對它用心,它就會給你回報。”說著,他又示範了一遍正確的動作,告訴白敬安如何把握鋤頭的力度和角度,怎樣才能更輕鬆地翻土。
父子倆一邊勞作,一邊說著話。白逸堂給白敬安講起了自己年輕時的種地經歷,那些辛苦卻又充滿希望的日子。他說,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多好的農具,都是靠人力一點點地開墾土地、播種、收割,但那時候的人們對土地有著更深的敬畏和依賴。白敬安聽得入神,手中的鋤頭也似乎變得不那麼沉重了。他想象著父親年輕時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場景,心中對父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