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為什麼願意投奔董宋。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董宋是朝廷的大將軍,代表著天子,代表著大漢正統。
公孫瓚與董宋唱反調,那麼公孫瓚就是反賊。
公孫瓚跟著董宋混,公孫瓚也能成為大漢的功臣。
這還關係到一個道義問題。
第二,只憑自己,公孫瓚這一次完全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無法得到外來的援助,公孫瓚只是對付劉虞都有點勉強。
隨著烏桓人和董宋加入戰場,公孫瓚連一丁點獲勝的希望都沒有。
與其最後被劉虞等人覆滅。
還不如投奔董宋。
第三,這個時候的公孫瓚,野心還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
在公孫瓚看來,自己能成為幽州刺史,已經是邀天之幸了。
董宋能夠滿足公孫瓚的期待和願望。
公孫瓚又有什麼理由拒絕董宋?
目送董宋走遠,公孫瓚這才低聲說道:“這個董宋,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不凡氣度,將來這天下多半會是他的囊中之物。”
董宋前腳剛剛回到平谷城,劉虞後腳就跟了上來。
“大將軍,不知道公孫瓚都和你說了些什麼?”
“公孫瓚想要拉攏我。”
“拉攏你?”
劉虞眉頭一揚。
董宋大大方方的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大機率能夠說明,董宋拒絕了公孫瓚的拉攏。
這讓劉虞放心不小。
“不錯,公孫瓚想要拉攏我,他讓我殺了你,與他一起掌控幽州。公孫瓚還說,他會投奔我,以後在我的麾下盡忠。”
聽完董宋的話,劉虞的臉上頓時就閃過了一抹殺氣。
他又憤怒的揚了揚手,這才對著董宋說道:“大將軍,公孫瓚狼子野心,而且詭計多端,你可千萬不要聽他的話。”
董宋笑了笑沒有回答劉虞的問題,而是調轉了話題,講道:“劉刺史不用繼續在這裡守著了。公孫瓚一會兒就會撤兵!”
董宋的話音剛剛落下,城頭上就有士兵大聲喊道:“敵人撤軍了。”
劉虞踮腳朝著城外張望了片刻,再回頭董宋已經帶人走遠了。
平谷城,驛站。
董宋和賈詡等人全部住在這裡。
“主公,想要殺死劉虞,並且嫁禍給烏桓人。就必須製造劉虞與烏桓人發生衝突的場景。這件事情可能有一點不太好辦。”
聽到馬超的話,董宋扭頭看向了賈詡。
賈詡見狀笑了笑說道:“我們此舉不是做學問用不著這麼嚴謹。把事情分成三步來做就就行了。第一步,悄悄殺死十幾名烏桓人。第二步,悄悄殺死劉虞。第三步,把烏桓人的屍體和劉虞的屍體,一起拖到無人的房間裡。”
馬超扭頭看了賈詡一眼,問道:“軍師,這樣做簡直就是漏洞百出,會有人相信嗎?”
不等賈詡答話,董宋就在一旁笑了笑對著馬超說道:“別人願意相信,不管有多少漏洞,都沒有人會在乎。別人要是不願意相信,不管你做的有多麼的天衣無縫,別人總能找到漏洞。”
“賈詡說得很對,殺劉虞,嫁禍烏桓人這件事情說起來複雜,實際上做起來一點都不復雜。”
“殺完劉虞和烏桓人之後,把他們的屍體放在一起。等到事情敗露,再把那些不願意相信的人全部殺光,剩下的人自然都是願意相信的人。”
馬超聽完董宋的話,先是看了看董宋,接著又看了看賈詡。
最終馬超輕嘆了一口氣說道:“看來,殺人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確定了計劃之後,接下來就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