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北伐時韋澤的部隊打到了天津附近。林鳳祥所部中不是沒有人想過與韋澤合兵一處進攻北京。韋澤則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撤軍。林鳳祥雖然態度堅定的支援了韋澤,但是若是說心裡面沒有芥蒂也是瞎話。可十幾年後返回頭看,快速撤軍是正確的。如果當時真的攻打北京城,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拿下北京的機會。可拿下之後呢?就那三四萬人馬無法圍死北京,咸豐可以拍屁股就走,韋澤與林鳳祥等人可就沒辦法撤離北京。若是拿下北京之後不固守,韋澤與林鳳祥等人回到天京城就等著掉腦袋吧。
固守偌大的北京城,然後指望南京的太平軍傾巢而出趕到北京?現在的林鳳祥想到這等戰略就覺得可笑至極。但是當時真的發生了那樣的情況之後,只怕有九成機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如果太平軍南京方面不援助,數萬軍隊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如果太平軍南京方面全部趕到北京,就會被追擊而來的敵人包圍在河北。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北,太平軍再善戰,只怕最終也是死路一條。
林鳳祥之所以讓李秀成總結太平天國之前戰爭戰略的優劣,目的就是想從中看到勝利與失敗的根本。韋澤給了太平天國第二次機會,林鳳祥真的不想再失敗了。
李秀成的經歷比林鳳祥少很多,所以感慨也少,他興奮的說道:“彰王,若是齊王不北上,那我們就等著看捻軍兄弟們能不能打出勝仗了。河北與河南可以任他們行事,只要僧格林沁一走,我們奪取河套之後就可以攻打山西。陝西、山西、寧夏、綏遠全部拿下之後,再奪取了四川,這三分天下的局面就能成了。我看三國演義,諸葛亮一生操勞,所圖的就是如此。三分一成,我們進可攻退可守,局面就完全不同。”
李秀成所講的是諸王之間比較公認的一種觀點,只要能夠佔據山西等地,就能拿下太行八陘。這八條山道直通河北,軍都陘距離北京很近,實力足夠的話,太平軍可以隨時猛攻北京。可以說把針對滿清的勝負要害握在手心裡頭。
林鳳祥當時也沒有特別提出反對,不過他還是覺得有些不足。林鳳祥總覺得諸王比韋澤差的太多。當年韋澤提出淮河防線,後來建成了淮河防線。在韋澤決定脫離太平天國的時候,與林鳳祥最後一次見面,更是深談了此事。那時候韋澤提出了淮河防線之時,卻根本沒有大談特談這條防線的意義,而是把如何維持這條防線的方法,以及為何要實施些方法的理由講的非常透徹。
那是站立在太平天國最頂端的角度去看待此事,林鳳祥的感覺是,韋澤認為淮河防線是底線,是所有戰略的基點。是必須完成的工作。完成了淮河防線之後,韋澤也以此為限,並不追求其他更多的在北方的發展。在林鳳祥的記憶中,韋澤是認為在穩住北方之後,再抽調力量一個個完成太平天國在其他防線上的戰略邊疆。最後整合內部,力圖下一輪的新突破。
林鳳祥為首的北伐三丞相在之後是堅持韋澤提出的戰略,所以不管東邊和西邊打得如何激烈,淮河防線穩如泰山,發揮出了戰略構想原本的目的。直到湘軍突破安慶,經過一系列的血戰,淮南徹底被打崩,淮河防線才完蛋。淮河防線完蛋之後,整個太平天國的戰略局面江河日下,很快就走到了覆滅的邊緣。
反觀太平軍諸王,他們的戰略認知就是從一個勝利踏上另外一個勝利,他們好像永遠都在追求一個上限。穩固了陝西就是為了某圖河套,奪取河套之後就謀取寧夏與山西,還要圖謀四川。石達開出走,帶走了二十萬軍隊,但是那時候的太平軍還有十萬以上的精銳,真的能夠制定出一個長期戰略,制定出周邊的戰略底線,然後一個個去完成。那最終的局面只怕不會到崩潰的程度。
現在被認為新一輩裡頭的佼佼者李秀成也是這樣這山望著那山高,這種感覺說實在的,讓林鳳祥覺得頗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