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裁,徐懋德、明安圖為副總裁,盡心考驗,增補圖說。曆象考成內倘有酌改之處,亦令其悉心改正。”敕:“即著顧琮專管。”五月,琮復言:“乞命梅★成為總裁,何國宗協同總裁。”從之。十一月,命莊親王允祿為總理。
三年四月,莊親王允祿等言:“曆象考成一書,其數惟黃赤大距減少二分,餘皆仍新法算書西人第谷之舊。康熙中西人有噶西尼、法蘭德等,發第谷未盡之義,其大端有三:其一謂太陽地半徑差,舊定為三分,今測祗有十秒;其一謂清蒙氣差,舊定地平上為三十四分,高四十五度,祗有五秒,今測地平上止三十二分,高四十五度,尚有五十九秒;其一謂日月五星之本天非平圓,皆為橢圓,兩端徑長,兩腰徑短。以是三者,經緯度俱有微差。戴進賢等習知其說,因未經徵驗,不敢遽以為是。雍正八年六月朔日食,舊法推得九分二十二秒,今法推得八分十秒,驗諸實測,今法為近。故奏準重修日躔、月離新表二差,以續於曆象考成之後。臣等奉命增修表解圖說,以日躔新表推算,春分比前遲十三刻許,秋分比前早九刻許,冬夏至皆遲二刻許。然以測午正日高,惟冬至比前高二分餘,夏至秋分僅差二三十秒。蓋測量在地面,而推算則以地心,今所定地半徑差與蒙氣差皆與前不同,故推算每差數刻,而測量終不甚相遠也。至其立法以本天為�隋圓,雖推算較繁,而損益舊數以合天行,頗為新巧。臣等闡明理數,著日躔九篇並表數,乞親加裁定,附曆象考成之後,顏曰御製後編。凡前書已發明者,不復贅述。”報聞。七年,莊親王允祿等奏進日躔、月離、交宮共書十卷,是為雍正癸卯元法。
九年十月,監正戴進賢等言:“靈臺儀象志原載星辰約七十年差一度,為時已久,宜改定。康熙十三年修志之時,黃赤大距與今測不同,所列諸表,當逐一增修。三垣二十八宿以及諸星,今昔多寡不同,亦應釐訂。”敕莊親王、鄂爾泰、張照議奏。十一月,議準仍以三人兼管。是年更定羅★、計都名目,又增入紫★為四餘。十七年,莊親王允祿等言儀象志所載之星,多不順序,今依次改正,共成書三十卷,賜名儀象考成。是月莊親王等復奏改正恆星經緯度表,並更定二十八宿值日觜參之前後。敕大學士會同九卿議奏。十二月,大學士傅恆等言:“請以乾隆十九年為始,時憲書之值宿,改觜前參後。”從之。既而欽天監又以推算土星有差減平行三十分,自乾隆以後至道光初,交食分秒漸與原推不合。
道光十八年八月,管理欽天監事務工部尚書敬徵言:“自道光四年臣管理監務,查觀象臺儀器,康熙十三年所制黃赤大距,皆為二十三度三十二分。至乾隆九年重製璣衡撫辰儀,所測黃赤大距,則為二十三度二十九分,是原設諸儀已與天行不合,今又將百年,即撫辰儀亦有差失。臣將撫辰儀更換軸心,諸儀亦量為安置。另制小象限儀一,令官生晝測日行,夜測月星,每逢節氣交食,所測實數有與推算不合者,詳加考驗。知由太陽緯度不合之數,測得黃赤大距較前稍小,其數僅二十三度二十七分。由交節時刻之早晚,考知太陽行度有進退不齊之分。夫太陽行度為推測之本,諸曜宗之。而推日行,又以歲實、氣應兩心差曰本天最卑行度為據。擬自道光十四年甲午為年根,按實測之數,將原用數稍為損益,推得日行交節時刻,似與實測之數較近。至太陰行度,以交食為考驗之大端。近年測過之月食,較原推早者多,遲者少。故於月之平行、自行、交行內量為損益,按現擬之平行,仍用諸均之舊數,推得道光十四年後月食三次。除十七年三月祗見初虧,九月天陰未測,僅測得道光十六年九月十五日月食,與新數所推相近,然僅食一次,尚未可憑,仍須隨時考驗。現■本年八月十五日月食,謹將新擬用數推算得時刻食分方位,比較原推早見分秒,另繕清單進呈。至期臣等逐時測驗,再行據實具奏。”報聞。